BaTiO3制备及复合催化降解水污染物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9 20:05:50
一、BaTiO3粉体材料的制备工艺[1]#160;
1.1固相法
固相法是最为传统的制备方法,于1964年试验成功。烧结法是组成BaTiO3的各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或他们的酸性盐混合、磨细,下一步在1100℃经固相反应得到所需粉体。固相烧结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可靠、方法成熟等优点。但是所得粉体无法达到高纯、均匀、粒径分布小、不易团聚等要求[2-4]。
1.2液相法
1.2.1水热法
水热法是在压力容器中,将含有Ba和Ti的前驱体水浆体进行反应制得BaTiO3粉体的方法。R#183;Roy提出了微波与水热结合技术,并成功利用此法合成了多种氧化物陶瓷和粉体材料。此法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温度上升至结晶温度,沉淀凝胶快速溶解然后均匀成核,缩短了结晶时间,节约了能量。付乌有等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纳米钛酸钡粉体,并用TEM等手段对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利用微波-水热法可以在60-160℃的条件下制得粒径20-30nm的纳米钛酸钡晶体,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纳米晶体的介电常数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5-7]。
1.2.2沉淀法
沉淀法分为直接沉淀法、草酸盐沉淀法[8-9]和超重力反应沉淀法。直接沉淀法是在混合的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仅通过沉淀操作从溶液中直接得到纳米颗粒沉淀物,沉淀物干燥或者煅烧得到钛酸钡粉体。直接沉淀法所得钛酸钡粉体粒径小,颗粒分布窄。传统草酸盐沉淀法得到的BaTiO3粉体粒径小、纯度高,前驱体固液分离方便。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将超重力反应、直接沉淀法一步完成、无需煅烧等优势相结合。
1.2.3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指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水解成溶胶,然后使溶胶凝胶化,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后制得纳米粉体。其基本原理是:Ba和Ti的醇盐或无机盐按化学计量比溶解在醇中,然后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使直接形成溶胶或经解凝形成溶胶。再将凝胶脱水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分得到BaTiO3粉体[10-1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对O-酰基肟光敏交联剂和丙烯酸丁酯组成的压敏胶一系列光聚合与光降解过程的直接流变学测量外文翻译资料
- 热和紫外线诱导的环氧/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光敏可逆固液转换的可调光聚合物胶粘剂外文翻译资料
- 氢氧化物-催化键中近红外吸收的时间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糖辅助机械力化学剥离技术一步法制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热管理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超高热导率的兼容多功能氮化硼纳米片/聚合物薄膜外文翻译资料
- 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外文翻译资料
- 单轴拉伸聚乙烯/氮化硼纳米复合薄膜金属状热导率外文翻译资料
- 高导热硅弹性体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和低共熔液体金属合金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