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15 22:02:10  

文献综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所呈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日益激增。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30余年来集中出现,呈现出复合型和压缩型的态势。现今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尝试摆脱单一主体的环境治理并在协同治理领域做出积极的探索,但治理主体中的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水平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合作范围小、合作深度较低、合作效能不明显、合作尚未进入制度化阶段、合作组织化程度低和未形成长久机制的问题。正是基于协同治理主体不明确、效果不明显等严峻现状,本课题研究意义深远。

国内研究现状:①关于”协同治理”主体的研究。陈冬梅(2011)指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从全球范围看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包括国家、政府间的国家环境组织、非政府环境组织等。杨妍(2012)则认为公民环境参与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对环境治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市民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是环境善治实现的基础。②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问题的研究。肖建华(2007)指出,生态环境是政府管理的公共领域,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市场是失灵的。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更好。③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对策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余敏江(2014)的观点,他认为,当生态环境依赖于协同治理的实施过程时,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强制性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运行机制的规范,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协同治理的认同是这个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当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先更有赖于一系列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余敏江提出,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法律制度(包括环境信息知情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环境行政奖励制度);第二,增进共容利益。只要存在共容利益,地方政府便会尽可能地保护个人权利,并保证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培育信任机制。信任机制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是一种比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更为灵活和人性化的治理手段。各治理主体间信任的存在能使双方对未来有一个明确预期,并达成互惠合作,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国外研究现状:①关于”协同治理”内涵的研究。近十年来西方对”协同治理”的内涵有了更高层次的研究。(田培杰:《协同治理#8212;#8212;理论研究框架与分析模型》,载于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库)②关于”协同治理”主体的研究。在这一方面国外大多数专家都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例如,美国哲学博士Lindon提出”无缝隙政府”的概念;汤姆#183;林也认为协同治理意味着 ”内外上下”四个方面的合作;荷兰逻辑学家和哲学家G#183;H#183;Wright则认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行动方略、价值取向都体现着集体行为的建构色彩。③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问题的研究。代表观点是Eun等学者提出来的,即将协同治理失败的原因主要归为两类,第一是决策行为的参与方增多,第二是由公众参与和授权导致的苛责问题。(刘伟忠:《我国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研究》,载于2012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库)。④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过程的研究。Stefan Buzarovski指出,当环境治理处于多元主义的视野之下时,现实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地方和民族精英的发展以及国际组织的积极介入是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但Asa Persson(2009)通过官方发展援助对环境的直接性负面影响的分析指出,在一定区域内政府永远掌握着主导权,而治理效率不彰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相比较而言,这一方面著名观点是由法国信息技术问题专家Betrand de la Chapelle提出的,即将协同治理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当然,从根本上来说,在环境治理领域中,将地方区域和社会组织的价值纳入到环境治理体系中,在西方学者的观点里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协同治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在政府、市场以及规章上面,并在现实的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了很大成果。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着眼于生态环境领域的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第一部分为课题研究概述,主要包括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课题中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课题核心词”协同治理”的特征分析;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协同治理中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社会公众等各主体应当发挥的作用,即生态环境治理中各自的责任定位;第三部分本课题基于理论研究和现实状况分别从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社会公众四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已有责任定位之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部分则是结合各自责任定位和现实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以期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能够为当下现实存在的环保困境尽一份绵薄之力,真正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政府能力建设当中。

当然,协同治理之路在当下国情现实下还很漫长,但本课题希望日后政府在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有效行政的过程中真正将”协同治理”的理论有效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上,这不仅是一种从互助协作到合作进化的现实思路,更是与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希望”协同治理”以其后现代性的文化视野,追问工业社会单一治理结构与发展模式的病灶,通过多种合力来纠正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的非生态性,能够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参考文献

1.蒲岛郁夫:《政治参与》,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