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的定性PCR 方法的建立文献综述
2020-05-11 23:23:50
文 献 综 述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含营养的深加工食品和动物饲料,这些深加工食品和动物饲料因为失去了原材料的外貌和口感,普通消费者很难通过观察其外貌和口感得出其中含有的真实成分。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们需要研究开发出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来检测食品和动物饲料中的真实成分。
在动物产品原料和加工的产品中,经常会出现成分掺假造假和无意污染现象,为了确保加工产品的真实性,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建立了牛,羊,猪,鸡,鸭,鹅等动物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1-4]。例如,在2013年年初西班牙发现在宠物食品中含有狗肉的成分。这项工作描述了PCR检测技术的应用,检测出猫粮中含有狗肉[5]。目前对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主要以样品的组织学特性和品种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为对象(如蛋白质、DNA和其它生物大分子等),由于PCR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步被世界各国采用。
PCR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食品中肉源性成分的检测,例如,海洋食品物种鉴定,通过PCR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出海洋食品中的肉类组织所属的物种种类,为海洋食品的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鱼类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市场上也逐渐的出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鱼类及其加工产品,普通的鱼类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外观的识别,就可以有效的区别出真假,然而鱼类深加工产品就不是通过简单的外观识别就可以辨别出真假的,这就导致鱼类深加工产品中可能出现掺假造假的行为。为了明确鱼类深加工产品中的真实成分,我们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现在已经存在的可以用于鉴别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传统的鉴别鱼类的方法:形态标记法,细胞学标记法,生化标记法。DNA分子标记法: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法(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法(AFLP),种属特异性基因座PCR法,微卫星DNA法。
为了确保食品中鱼源性成分的真实性,有必要建立食品中鱼源性成分的鉴别方法。PCR检测法因为其不需对照,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且不仅适用于核DNA也适用于mtDNA。该法对检材要求宽松,适用于各种实验材料如肌肉、组织、皮、甚至脱落毛发。可以做到种属认定,易于推广等优点。作为本次研究食品中鱼源性成分检测的主要方法,为相关检测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PCR检测法在检测饲料中肉源性成分时的应用
目前对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主要以样品的组织学特性和品种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为对象(如蛋白质、DNA和其它生物大分子等),由于PCR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步被世界各国采用。由于动物源性饲料组成上的复杂性,给正确鉴别种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现有关于动物源性饲料检测[6-8]的PCR方法多以单一引物检测为主,存在耗时和效率低的问题。罗家琴等[9]采用通用引物和单一动物特异性引物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牛、羊、猪、鸡、鱼以及马的mtDNA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选用了一对通用引物,初步检测出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样品;然后针对牛、羊、猪、鸡4 种动物线粒体mtDNA 中的保守序列,分别选用了4对特异性引物对检测出的样品进行PCR扩增,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71、274、149和266bp。通过利用通用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及其条件[10],建立了从未知样品中简便而快速的检测出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PCR方法;利用所选的针对不同动物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鉴定牛、羊、猪、鸡这4 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此方法最低检测限可达0.1%。张娟等通过PCR-mtDNA技术建立了鉴别检测不同动物肌肉组织和饲料中鸭源性成分[3],陈颖等通过PCR检测技术建立了食品及饲料中马属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