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道路网规划、精细化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文献综述
2020-04-26 12:48:00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大学由于是开放式的设计,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大学校园的交通规划包含在城市交通规划内,而且国外大学建设已经进入饱和的调整期以及高度的机动化,国外学者大多研究大学校园改扩建过程中如何延续大学文脉。
国外学者在研究校园交通可持续发展时,大致有2个方向:一是限制机动车数量。
例如Will Toor [1]在研究校园交通时就提到,简单的增加道路是解决不了校园交通问题的,可以通过利用停车定价等方法,让师生放弃驾车转向其他交通方式,以实现校园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鼓励师生骑自行车或步行,例如Carlos J.L.Balsas [2]、Alex Bond和Ruth L.Steiner [3]等人研究的是大学校园交通模式如何从机动车转为自行车和步行,通过发学生和教师的公交证以及对自行车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法,确保自行车和步行的主导地位,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的大学校园交通研究起步比较晚,大学建设一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开始出现在大学校园内,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国内的学者开始注意到这一现象,开始着手研究,大体的研究方向为: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和校园绿色交通。
1、校园道路交通组织 校园交通工具的激增给道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原有的道路规划已经不适用交通需求。
国内的学者分别从校园道路优化和校园交通模式两个方面来解决道路压力问题。
①校园道路优化 温倩 [4]、韩智凡 [5]和曹锐 [6]等人对大学校园道路网进行分析,结合校园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提出道路优化建议;但是大学校园的地势以及气候等问题都会对师生出行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大学校园道路网的规划。
郭惊虎 [7]等人研究寒地城市校园交通组织现状与问题,考虑寒风和雨雪的影响,提出适宜寒地城市校园的道路网优化方案;毕瑜菲 [8]在研究大学校园道路网规划时,提出利用GIS技术从道路网用地适宜性和道路网通行能力来对现状交通道路网进行评价,提出完善路网等级体系、弱化交叉路口影响和优化校园停车空间三大优化策略来解决校园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