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 > 正文

城市线性景观创新研究一文献综述

 2020-04-14 16:29:56  

1.目的及意义

1. 设计(论文)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对武汉秦园路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与分析,从当前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存在的优缺点入手,结合实际项目,探求共享时代下的城市街道景观新形式。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时代发展趋势、人民群众需求等多角度,以简洁自然的形态,丰富的街道空间形式,构建出一个共享共乐、活力盎然、人与自然交融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线性景观空间。同时,希望通过对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改善设计,能转变都市人对街道景观呆板、统一、无趣的定义,加强人的参与性,活力现代城市街道景观。

2. 设计(论文)的意义

(1)延续城市街道历史文脉

街道从古至今,由农耕时代的“小”到如今科技时代的“大”,尺度、形态虽有变化,但时间赋予它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每一条街道用自己的故事装点每座城市的文化。秦园路又名“琴园路”,1922年由武昌商埠局修建。西起粤汉铁路长江边,东到民国时期任桐所建武汉的私人名园——“琴园”,秦园路因琴园而得名。近代城市规划中,为体现城市文化,对琴园景观集中修复、创新设计,使能其成为武昌区文化景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琴园文化得以在城市的发展中传承创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传承同时面临社会快速发展的挑战,秦园路在车水马龙的川流中渐渐归于平淡,街道景观趋于单一、模式化。本课题秦园路街道景观改善设计研究,在琴园深厚的文化背景下革新,与当代街道景观设计新思路接轨,力求将秦园路作为线状景观纽带,链接城市与琴园文化,延续城市街道的历史文脉。

(2)创建与人共享的街道景观

街道在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承担了交通、绿化、活动场所等重要功能。而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满足日渐增加的车行压力,街道的功能偏重于交通,机动车通行尺度的扩大压缩了美化环境及提供活动区域的面积,使得街道景观共享空间紧缩,缺少人性化设计。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曾说,共享经济分为三大层面。一是物质资本共享,二是人力资本共享,三则是自然资本共享。当我们将城市的公共空间,譬如街道、公园、商业中心等地作为开放空间向城市打开,自然共享才得以在城市规划中实现。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世界,这种便捷的方式减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也间接地导致了城市共享空间的衰败。而街道作为承载社会人群活动的城市主动脉,能给人们营造一个交流空间,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本课题从与人共享的街道景观角度入手,探索人与街道自然的联系,与街道公共空间的联系,将街道“道”的功能减弱,使其回归日常生活中,为居民提供舒适、趣味的活动空间,增强街道人性化,彰显城市美好生活的魅力。

(3)创新街道景观活力探索

共享空间的打造是创新街道景观迈出的第一步,如何让在共享中寻求街道的活力,设计必须从“人”出发。街道空间内,人是主要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各种街道场所中的人进行的多样性、频繁性活动进而产生了街道活力的多样性。以往的街道空间设计中,大尺度的绿化;模式单一的休息座椅、凉亭等功能,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人群在街道中的活动性质,如放学玩耍的孩童,休闲散步的老人,上班购物的年轻一族等,导致现有景观难以与人群产生共鸣,而缺少了人的参与活动,景观也丧失了大部分活力韵味。秦园路共享街道景观设计将从多维度为人提供丰富的街道空间形式,以维持街道景观长久的活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