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中麦芽多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3 11:44:39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1]、欧盟及其它国际蜂蜜标准规定[2],蜂蜜的真实性包括蜂蜜品质、品种和产地来源,商品蜂蜜必须标明蜂蜜的品种名称和产地来源。
我国也在2006年修订后的蜂蜜标准中增加了对蜂蜜真实性的要求,明确了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3]。
然而近年来,由于利益的驱使,蜂蜜品质差、掺假造假的现象层出不穷[4],蜂蜜的真实性问题也一而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2010年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浙江杭州等地利用大米糖浆造假蜂蜜的事件,可以说是震动全国蜂产品行业的一件大事,这是继2006年7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武汉蜂蜜掺假事件的升级版。
这些掺假事件严重的影响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对蜂蜜真实性检测的要求。
且在我国吃蜂蜜最多的人群是老人、儿童和病人,所以加强蜂蜜的真实性检测和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蜂蜜真实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感官检测方法、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分析法、色谱分析法、酶活性测定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光谱分析法等。
感官检测 蜂蜜具有一定的色香味,通过观察色泽,品尝味道,闻气味来检测蜂蜜的真假,但是蜂蜜的种类繁多,颜色也不固定,气味也不尽相同,此方法要求检测人员的经验丰富,专业性强,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5]。
2.C同位素法[6] 在单子叶植物(如甘蔗和玉米等,简称C4 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如大部分的为蜜蜂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简称C3 植物)中,13C/12C 的比值不同,因为它们遵循不同的光合作用循环,稳定性碳同位素在植物中的分馏程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C3植物中13C/12C的比值在-2.1#8240;~- 3.2#8240;,而C4植物中13C/12C的比值在- 1.2#8240;~- 1.9#8240;,当蜂蜜中掺有其他糖类是其比值会发生一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