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浅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文献综述

 2020-03-31 12:04:08  

文 献 综 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提升,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征十分明显。在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沉浸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 中国也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出现了农村空巢老人化的现象,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据人口学家预计,目前,中国老人数量已达1.67 亿,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35 年,65岁以上的人群将占到中国人口总量的20%。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对农村空巢老人更多地给予人文关怀, 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改进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对于推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60周岁以上的无子女或者子女长期居住在较远距离的外地,自己独立生活的老人。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很不健全,在农村,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方式,这给”空巢老人”的养老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

(1)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现状

许多农村”空巢”老人只要还能干活,就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来养活自己,但他只能做些简单的耕作,其收入自然不高。李云(2012)指出,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既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极少数人才有),加上农民收入的有限性,很少人会缴纳养老保险金,所以他们年老后无生活来源,经济上完全依赖子女。

(2)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进城务工,留下了大批不能务工的老人。郝月(2011)指出,由于多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一直过着质量较低的生活,加上农村医疗设施的不完善和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素质较城市空巢老人差,经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有的家庭,父母得不到子女的照料不说,原本应由子女耕种的土地也留给了老人;如果子女将孩子留给了空巢老人,老人还得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这无疑又加重了空巢老人的负担。

(3)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状况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独居老人约1 004 万人,经济困难的占52. 4 %,需要照料但无人照料的占18. 4 %,经常感到孤独的占53. 6 %,感到不幸福的占21 % ,有过自杀念头的占7. 5 %。而农村中, 子女外出打工更让留守老人有失落感, 缺乏关怀, 容易产生不幸福感。姚宝丽(2011)指出,在农村,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文化程度偏低以及精神需求意识不足等原因,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几乎为零。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水平非常低,加上农村的娱乐设施建设不够,更多的时候他们面临的是孤寂,感情上很脆弱,这严重影响了农村老年人整体生活的质量,使得老人容易产生孤苦、自卑、抑郁等消极情感,即所谓的”空巢综合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