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开题报告
2020-02-10 22:42: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 目的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交通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进人21世纪,中国年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接近10万[1]。其中疲劳驾驶已成为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一项分析疲劳驾驶引起交通事故的国际研究指出,大约有15%~30%的交通事故由疲劳驾驶引起,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是其他事故的三倍[2]。2014年至2016年浙江省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事故死亡人数的占总死亡人数的近45%[3]。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 研究的基本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2.1 研究内容
在了解了国内外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semg为疲劳检测方式,提取信号特征,找到能够准确表征疲劳水平的信号指标,分析不同任务对人体疲劳的影响规律,提出能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实时、动态检测疲劳水平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疲劳检测模型,为有效的驾驶员疲劳预警装置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
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该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肌肉疲劳和恢复生理过程、机械表现和肌电表现,确定实验所需测量的部位、测量方法和试验过程,结合现有实验平台,开展人体疲劳检测与评估实验;
-
提取信号的时频域和非线性特征参数,分析各特征参数随疲劳的变化趋势,初步确定有效、准确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指标,并探讨不同任务对人体疲劳的影响规律,作为疲劳检测模型的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3. 研究计划与安排
时间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第1周
(2.18—2.24)
1. 文献检索
2. 撰写开题报告
3. 英文文献翻译
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第2-5周
(2.25—3.24)
1. 提取sEMG信号特征,初步确定有效、准确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指标;
2. 在实验中估计肌肉疲劳,提出有效、可行的疲劳状态及疲劳水平估计方法。
完成9-10人的实验,实验数据
第6-8周
(3.25—4.14)
动态条件下的实验验证
疲劳检测模型
第9周
(4.15—4.21)
撰写论文初稿
论文初稿
第10-12周
(4.22—5.12)
完善毕业论文、整理资料袋,答辩资格审查
正式论文
第13周
(5.13—5.19)
学生提出答辩申请,并作答辩准备
提交毕业设计
第14-15周
(5.20—6.02)
参加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参考文献
[1] 马社强, 刘东, 郑英力. 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72-7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