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换乘效率的香港路换乘枢纽空间优化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20 08:18: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 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基于对轨道交通枢纽站的换乘效率的分析,研究多线换乘枢纽的空间优化设计方案,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打造更良好、更人性化的换乘空间为目标,满足换乘客流的行为需求,提升客流在换乘过程中的舒适性、便捷性。针对所研究对象的换乘空间存在的不足,分析车站界面、客流组织和导视系统现状,多方面阐明换乘空间内部导向标牌、地面标记等指示信息传递的本质。同时从换乘效率以及换乘用户的角度出发,剖析换乘效率的相关因素,着眼于换乘用户的信息需求,探究乘客与换乘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提出合理的换乘空间改善方案。完成地铁站的内部换乘设施优化进而对换乘客流进行更好的视线诱导,使得枢纽站点的换乘路线清晰明了、连续渐变,达到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促进高效出行,缓解高峰出行时间段车站内客流拥堵问题的目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 3.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对大型枢纽站内部换乘空间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研究,着重考虑枢纽站的换乘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实用性、科学性为原则,从乘客、地铁线路、站内环境多角度剖析换乘空间相关诱因,研究各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研究范围涉及多层次宽领域而不局限于单个枢纽的物质环境,主张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整体性与高效性出发,深入研究人与环境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解决如何改善交通出行者用户体验的问题。因此,本课题以香港路换乘枢纽为研究对象,对其换乘空间进行较为系统的实地调研,开展了香港路地铁站的空间优化设计实践,结合换乘效率与换乘空间内部导向信息的内在关系提出换乘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2. 4.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周 数 | 内容安排 |
第1周 | 确定选题 |
第2周—第4周 | 根据选题和设计任务书,明确研究内容与目标,确定技术方案,于3月份完成开题报告和第一章绪论 |
第4周—第6周 | 完成对研究内容调查方案的制定工作 |
第7周—第10周 | 多次实地调查,完成论文所需数据资料的采集工作 |
第11周—第13周 | 完成评价分析,确定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审阅 |
第14周 | 指导老师交叉评阅 |
第15周 | 进行论文答辩评审工作 |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丁园园.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换乘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武雯,史津.地铁地下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6,8(03):151-152.
2.yanshuo sun, jungang shi, paul m. schonfeld. identifying passenger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ng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by visualizing afcdata[j]. public transport,201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