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化产品设计开题报告
2021-03-11 00:33: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不断的提高,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以及人口流动政策的放宽。城市工业已成为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主力军,随之“农民工”在城市也应运而生,“留守儿童”伴随农民工的出现而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需要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农村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且其规模在逐年的增加。而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越来越明显。
家庭方面,“民工潮”的兴起,留守儿童的出现,这群孩子的家庭教育总量就会减少,家长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这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孩子无法得到精神上的支持,知识上的解答。缺乏了父母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差、自信心普遍较低,课堂上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全身心集中学习。同时阅读是一个孩子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农村经济条件普遍偏低,父母能为儿童提供的学习条件有限,儿童的阅读得不到保障。存在的“隔代亲”即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老一辈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帮儿童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任务和计划,无法对他们的功课和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年龄上的差距产生的代沟也导致了两者不能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学校方面,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农村这种特殊环境下,阅读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有限的资源满足不了在他们这个年纪对事物的好奇心。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对于开拓眼界和对外面事物的了解途径有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基本内容:
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的阅读分析,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情感上的慰藉,无法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爱,而学校也无法考虑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们希望能和父母有更多相处和交流。而在学习上,农村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有限的资源满足不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欲望,书籍等资料比较少,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老师无法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等,这些情况会导致一些孩子自信心不足,失去学习动力,继而产生厌学心理。
本研究试图从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方式进行研究,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分析农村儿童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以及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调研市场现有的儿童的产品,如学习机,点读机等相关产品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分析儿童产品的造型、颜色、材质等特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序号 | 设计及展示工作的阶段名称 | 开始时间 |
完成时间 | 起止周数 |
1 | 选题、计划制定 | 11.21 | 1.10 | |
2 | 设计调研 | 1.11 | 3.3 | 寒假-2 |
3 | 设计草图、方案设计 | 3.6 | 3.31 | 3-6 |
4 | 方案优化、色彩计划、模型制作 论文提纲、起稿 | 4.1 4.2 | 5.4 - | 7-11 8 |
5 | 展示方案设计、展板制作 论文撰写与修改 | 4.20 - | 5.10 5.12 | 9-12 12 |
6 | 毕业设计展 论文完成、提交评阅 | 5.10 5.15 | 5.15 5.25 | 13 14 |
7 | 毕业设计答辩 | 6.1 | 15 | |
8 | 毕业设计资料整理 | 6.6 | 16 |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廖传景,吴继霞,张进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安全感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03)
[2]姜圣秋,谭千保,黎芳.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3)
[3]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