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类流体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1-03-11 00:19: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透明导电薄膜是指在可见光区(λ=380—780nm)有较高的透光率(大于80%),并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电阻率可以达到10-5Ω·m以下的薄膜料。透明导电薄膜是许多光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智能窗等。铟锡氧化物(ITO)由于其高电导率和高透光率,已经成为透明导电薄膜的主要材料。但是ITO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限制。作为一种独特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有着非常独特的性能:超大的比表面积,理论值为2630m2/g;力学性能优异,杨氏模量达1.0TPa;热导率为5300W/(m·K),是室温下纯金刚石的3倍;几乎完全透明,对光只有2.3%的吸收;同时拥有比银还小的电阻率10-6 #8486;·cm,成为迄今为止室温电阻率最低小的材料。石墨烯在薄膜制备中具有很多优点,如高化学和机械稳定性、高透光率、良好的导电性、优异的柔韧性以及原料廉价等,因而被认为是制备透明导电薄膜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
自从1985年富勒稀被发现以来,纳米结构的碳材料在过去的25年里一直是业内科学研究的焦点。尽管如此多的碳结构先后被发现,但是碳元素的二维结构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被发现。自2004年Adre Geim和Nvselov第一次制备得到独立的单层石墨烯以来,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对石墨烯的研究,石墨烯已经成为材料及凝聚态物理领域一颗闪耀的新星。但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性能、制备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制备大面积高透过率和高导电性的薄膜还存在挑战。石墨稀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其片层内部极易相互吸引产生折叠结构。又由于石墨稀是极薄的二维材料,无基板支撑的石墨烯表面会自发形成波纹、裙皱等结构。这类结构的形成可归结于石墨稀的柔软性及超高的比较面积,这种结构会对石墨稀的性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众多裙皱形貌可被看作是石墨稀的结构缺陷。如能消除这些不利结构,将为制备高性能石墨稀材料打开新的途径。
纳米类流体技术使石墨稀获得独特的流变性质,有望改变石墨稀这种二维纳米材料的排布、取向行为,使获得无裙皱的高性能石墨稀材料成为可能。此外,纳米类流体技术使石墨稀获得无溶剂流动性,为石墨稀材料的加工和组装提供新的可能。
本课题利用液相剥离技术制备的石墨烯,合成具有无溶剂纳米液体特性的石墨烯类流体,通过刮涂、旋涂等不同的工艺,在玻璃和柔性基体PET上成膜。沉积在柔性基底(PET)上的石墨烯薄膜,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的导电薄膜ITO,还有传统的ITO所没有的柔性性能,其应用领域将十分广泛。利用纳米流体的特性,以消除石墨烯的褶皱和折叠结构,提高石墨烯薄膜的成膜性、透光率和导电率。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2.以液相剥离技术制备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类流体;
3.制备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
4.对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5.分析总结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研究目标:
制备的石墨烯并成膜,提高石墨烯薄膜的成膜性、透光率和导电率。
技术方案及措施:
利用液相剥离技术制备的石墨烯,合成具有无溶剂纳米液体特性的石墨烯类流体,通过刮涂、旋涂等不同的工艺,在玻璃和柔性基体PET上成膜。利用纳米流体的特性,以消除石墨烯的褶皱和折叠结构,提高石墨烯薄膜的成膜性、透光率和导电率。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英文翻译。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原料、仪器和设备。确定技术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4-8周:按照设计方案,制备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
第9-12周:采用SEM、TEM、UV-vis、四探针方阻测试仪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
第13-14周:总结实验数据,完成并修改毕业论文。
第15周:论文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gargr,elmass,nannt,etal.depositionmethodsofgrapheneaselectrodematerialfororganicsolarcells[j].advancedenergymaterials,2016.
[2]wanx,longg,huangl,etal.graphene–apromisingmaterialfororganicphotovoltaiccells[j].advancedmaterials,2011,23(45):5342-5358.
[3]weih,zhuj,wus,etal.electrochromicpolyaniline/graphiteoxidenanocompositeswithendured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j].polymer,2013,54(7):1820-1831.
[4]liq,dongl,sunf,etal.self-unfoldedgraphenesheets.[j].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012,18(23):7055-9.
[5]liuz,parvezk,lir,etal.transparentconductiveelectrodesfromgraphene/pedot:psshybridinksforultrathinorganicphotodetectors[j].advancedmaterials,2015,27(4):669-675.
[6]李宏,李云.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材料导报,2013,15:37-41.
[7]刘湘梅,龙庆,赵强,刘淑娟,黄维.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进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90-99.
[8]李琦.石墨烯类流体制备技术及其自展平行为[d].武汉理工大学,2012.
[9]王永祯,王勇,刘志涛,蔡晓岚.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合成与表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07:1817-1822.
[10]史永胜,刘丹妮,曹中林,马猛飞,杨巍巍.石墨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j].液晶与显示,2013,02:166-172.
[11]唐晶晶,第凤,徐潇,肖迎红,车剑飞.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j].化学进展,2012,04:501-511.
[12]赵鹏飞.基于cvd方法制备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3]刘欣欣,王小平,王丽军,李怀辉,梅翠玉,刘晓菲,杨灿,梁鹏飞,卢炎聪,江振兴,赵凯麟,刘仁杰.石墨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23:92-97.
[14]李兴鳌,王博琳,刘忠儒.石墨烯的制备、表征与特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01:61-65.
[15]庞渊源.石墨烯在半导体光电器件中的应用[j].液晶与显示,2011,03:296-30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对O-酰基肟光敏交联剂和丙烯酸丁酯组成的压敏胶一系列光聚合与光降解过程的直接流变学测量外文翻译资料
- 热和紫外线诱导的环氧/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光敏可逆固液转换的可调光聚合物胶粘剂外文翻译资料
- 氢氧化物-催化键中近红外吸收的时间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糖辅助机械力化学剥离技术一步法制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热管理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超高热导率的兼容多功能氮化硼纳米片/聚合物薄膜外文翻译资料
- 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外文翻译资料
- 单轴拉伸聚乙烯/氮化硼纳米复合薄膜金属状热导率外文翻译资料
- 高导热硅弹性体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和低共熔液体金属合金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