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某二级公路A4 线设计文献综述
2020-05-28 23:19:05
文 献 综 述 1.1 我国道路发展现状 公路运输是路上运输方式之一,其灵活机动、迅速方便以及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的特点,使其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成为铁路车站、港口和机场集散物资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根据文献阅读进行概括,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①在建国初期,由于对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认识不足,公路建设”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②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出现了”全面紧张”的局面。③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央将交通运输事业,尤其是公路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紧迫性任务,公路建设得以迅速发展。④从新世纪以来,我国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全面紧张”的交通状况在近几年内得到根本改变,取得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成就。 到 2010 年,国家高速公路网总体上将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络;中部地区实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东北与华北、东北地区内部的连接更加便捷;西部地区实现内引外联、通江达海,建成西部开发八条省际公路通道。 至今我国大致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8212;#8212;”7918”网。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 7 条首都放射线、9 条南北纵向线和18 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 网”,总规模约 8.5 万千米,其中:主线6.8 万千米,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约 1.7 万千米。 1.2道路设计技术 (一)路线设计 我国的路线方案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经济评价、财务评价以及工程技术方面比较方案优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线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济上最优的方案未必是最优方案。 (二)平面设计 公路平面设计应根据汽车行驶性能和行驶轨迹要求,确定各种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并与纵面线形和横断面相互配合。 (三)横纵断面设计 公路纵断面由直线和竖曲线两种线形组成。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根据《标准》、公路等级、功能、设计速度及设计交通量和公路所处的位置、地形、地物、地质等综合因素确定。 (四)山区道路建设的注意点和难点 山区的公路大部分是在原有的简陋山路上扩建改建而成,新建的道路是通过桥梁或隧道等工程穿越复杂的地形建成。山区道路地形地质复杂,因此道路线路的选择必须熟悉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把握道路的性质和用途,综合个方面因素,运用技术标准,修建高标准、耐久性好、便于养护维修、不破坏环境生态的道路。而且山区复杂曲折的地形使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建造桥涵构造物。因此山区道路桥涵构造物一般密度较大。一般情况下修建的桥涵构造物在跨径方面都满足要求,但在疏通河水方面的抗灾减灾方面需要掌握当地的水文情况,设置足够的涵洞、排水沟等设施,加强挡土墙、护坡、驳岸等附属工程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公路达到预期的目的,安全正常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S].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2014. [2]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S].北京:人民交 通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S].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S].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S].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S].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199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 D30#8212;2004)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2]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3]裴玉龙.《道路勘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4]徐家钰,郭忠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道路工程分册)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15]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16]孙家驷.《道路勘察设计》(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