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曹操形象开题报告
2021-12-26 16:25:26
全文总字数:215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以唐代诗歌为基础,分类分析唐代诗歌中曹操不同的主要形象类型,归纳唐代诗人在其中寄托的主要情感意蕴的不同类型,并从时代、文化传统及诗人经历等角度出发,分析诗人在诗中借曹操形象抒发的不同情感意蕴形成的原因,分析这些诗歌对于曹操形象的塑造,在后代三国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产生的影响。
本文就唐诗对曹操的不同书写,探究了唐代及后代对曹操形象的不同解读,并由此出发,分析了不同的解读方式背后的原因。以对唐代诗歌的赏析为基础,结合三国时期、唐代史实,对唐诗中的曹操形象,以及诗人寄托在曹操形象中的情感意蕴,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本选题并不局限在文学层面上,也有相当部分涉及到了历史层面,意义是多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唐诗中的三国诗以及曹操形象的研究都已经相当成熟。何文《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流变研究》从历史入手,系统分析了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成书的数百年间,史书、小说野史、诗文戏曲中的曹操形象的流变,并简要分析了文化形象曹操从古到今的传播演变过程及演变的成因。刁美林《古人眼中历史人物曹操形象的演变》一文则从历史角度出发,更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曹操形象变化受到曹操性格多面性、史料记载差异、评价者所站角度不同及中国传统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李作舟《唐诗中的三国诗》研究唐代诗歌中的三国元素和三国主体,探析不同时间段的三国题材和借以表达的不同思想内涵,并着重诠释诗人咏诵三国的不同问题,以及各自的风格,将唐代的三国诗立体化。王丽伟的《邺与唐代诗歌》通过具体考察邺都的历史风貌、风流人物来透视邺与唐代诗歌的关系,以及对唐代诗歌带来的影响。其中第三章探讨了邺都与唐代诗歌对于曹操的接受,分析了历史以及地理环境对唐代诗人、唐代诗歌对于曹操形象的书写所产生的影响。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从唐代与曹操相关的诗歌出发,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类分析了唐诗中曹操的多种形象。唐诗中的曹操形象,主要定位有霸主。枭雄和奸雄三类。
第二部分探究了唐代诗人在曹操形象中寄托的不同情感意蕴以及这种情感意蕴产生的原因。安史之乱前后,诗人在曹操形象中寄托的情感意蕴,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转变为对昏君奸臣的讥讽、对繁华易逝人生短暂的叹惋。
第三部分从时代、地域以及诗人自身经历出发,分析了唐代诗歌对于曹操形象的不同塑造的原因,以及这些诗歌对后代文学作品中曹操形象塑造的影响。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纸质资料、网络、电子图书等搜集大量相关资料,一方面可以了解到目前关于历朝历代主流的曹操形象的演变,以及对唐诗中与三国有关的诗歌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和把握,认识到演变产生的缘由以及三国诗中寄托的情感意蕴,为全文的撰写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论实例结合法,对于唐代诗歌中曹操的典型形象加以分析,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归纳以及解析,大致展现唐诗中不同的曹操形象的类型。
(三)定性分析法,运用分析综合、演绎推理等方法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加工,从而归纳出唐代与曹操有关的诗歌中寄予的情感意蕴,以及这些情感意蕴形成的多方面因素。
4.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5(2)卢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李立朴译注.《唐才子传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