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楼设计开题报告
2020-04-14 21:45: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一、现状研究及选题目的意义
1、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销售楼(亦称销售接待中心)是为了应对销售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新型材料销售楼是要求满足公司的对外业务活动,如产品销售、展示、客户接待等的重要场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消费品味的进一步提高,前期的消费引导和产品宣传在新型产品交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销售楼设计中,如何吸引潜在顾客的注意,引导他们停留、参观乃至购买,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设计条件。作为集展示销售、公共活动的多功能建筑的新类型,销售楼设计研究是建筑学与策划学、营销学紧密结合的新课题。 论文站在营销学的角度,分别从购买者、发展商、销售人员以及建筑师的视角出发,探讨他们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的不同需求对销售楼设计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试图构筑指导设计的理论框架,以推动这一类型的理论研究。 论文首先详细阐述了销售楼的发展历程,通过与其他相近建筑类型的比较,总结特殊的设计要求;其次从城市与住区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销售楼选址的因素,并确定销售楼的选址原则;再次从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销售楼特殊的功能布局、流线设计、室内空间组合以及室外空间设计;然后从销售楼的设计、使用以及销售结束三个过程,对销售楼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最后从销售楼的创作环境、建筑风格、房地产品牌的影响,探讨如何进行销售楼的建筑创作,并展望销售楼的发展趋势。
框架结构作为办公建筑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结构建筑。溧阳市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楼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于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平面布置较灵活,延性较好、方便施工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对土木工程这一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将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计算机软件运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的检测。使我能够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环节,加深我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我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精神,提高自学能力。
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料能力;方案论证,确定方案的能力;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的能力;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及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是溧阳市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楼的设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前销售楼区域的使用情况,分析和总结销售楼区域人活动的具体交往行为模式和心里,不仅对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另外也探讨了当前状况下销售楼区域内企业品牌文化的可拓展性,并且对销售楼建筑的转型再利用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探索出销售楼设计的衡量标准与影响因素,得出可为销售楼区域设计提供一定准则和依据的结论,提出基于市场和人文的适合我国现状的销售楼设计的可行性建议。另外,由于把销售楼这一建筑形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比较少,这样一个完整的论述对补充这一方面的资料也有积极的因素。
二、工程概况
1、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见附图。已拟定的建筑初步方案:建筑平面轴线尺寸长43m、宽17.3m,建筑面积约3800m2,拟建五层,底层层高3.9m、其余各层层高3.6m,横向3跨,跨度分别为7.2m、2.9m、7.2m(见附图)。
2、工程地质资料
抗震设防烈度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属抗震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分为3大工程地质层:①层为填土,上部为砼地坪,下部为填夹碎石粉质粘土,②层含碎石粉质粘土,黄褐色,棕红色,干强度及韧性中等,③层为中风化角砾石灰岩,灰色~灰白色,角砾呈棱角状~次棱角状。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见下表:
层次 |
土层名称 |
w(%) |
g |
e |
IP |
IL |
ES |
fk |
② |
含碎石粉质粘土 |
26.5 |
19.0 |
0.779 |
14.6 |
0.35 |
6.18 |
340 |
③ |
中风化角砾石灰岩 |
#8212; |
#8212; |
#8212; |
#8212; |
#8212; |
#8212; |
1200 |
拟建场地可以②、③岩土层为地基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可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
三、建筑及结构部分设计
1、建筑部分
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主要有建筑物中各个使用部分的设计和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使用部分主要指办公楼中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联系便捷,互不干扰,通风采光良好等。此外,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交通面积以提高平面的利用率。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的确定,可以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在进行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时,必须在熟悉各组成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各种制约因素,分清主次,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主要有有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偏重于对建筑物的各个立面以及其外表面上所有的构件,例如门窗、雨篷、遮阳、暴露的梁、柱等等的形式、比例关系和表面的装饰效果等进行仔细的推敲。在设计时,通常是先绘制出建筑物各个立面的基本轮廓,再进一步推敲各个立面的总体尺度比例的同时,综合考虑立面之间的相互协调,特别是相邻立面之间的连续关系,并且对立面上的各个细部,特别是门窗的大小、比例、位置,以及各种突出物的形状等进行必要的调整。由于立面的效果更多地表现为二维的构图关系,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一些方面:(1)注重尺度和比例的协调性(2)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3)掌握虚实的对比和变化(4)注意材料的色彩和质感。
剖面设计
建筑物的剖面设计主要包括(1)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2)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3)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4)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5)进行房屋竖向空间的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等五个方面。建筑物剖面设计有分层式组合、分段式组合。分层式组合指将使用功能联系紧密而且高度一样的空间组合在同一层特点,有效地控制层高,不会因为曾建个别空间的突出而影响该层的层高,有利于总体结构的布置和楼梯等垂直交通部分的处理。 分段式组合指在同一层中将不同层高的空间分段组合,而且在垂直方向重复这样的组合,相当于在结构的每一个分段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叠加 .
大样图设计
大样图通常是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上,通过引出放大或进一步剖切放大节点的方法,将细部用详图表达清楚。除了构件形状和必要的图例外,构造详图中还应该标明相关的尺寸以及所用的材料、级配、厚度和做法。
部分要求
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
然后对局部进行设计,如地下室墙身、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最后要明确框架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屋抗震,按照”三统一”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选定。
2、结构部分
结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其中结构方案阶段的内容是: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裂度,建筑的高度和楼层的层数以及建筑场地的类别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在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就需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要求和特点来布置结构的受力构件和承重体系。
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确定计算简图、选择合理简单的计算方法进行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截面配筋设计(计算、构造)、绘施工图。
根据建筑物高度及使用要求确定结构形式,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一般剪力墙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筒中筒剪力墙结构)等。此处选框架结构。
进行框架结构布置的主要工作是合理地确定梁、柱的位置及跨度。其基本原则是:①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内廊式、等跨、不等跨式);②满足建筑平面的要求;③结构受力合理,即使各构件跨度合理、内力分布均衡;④施工方便,使构件的种类尽可能的少,即同类构件跨度相同、内力相近。
根据结构布置形式,确定空间框架能否简化成平面框架。当结构布置规则、荷载分布均匀时,可将空间框架简化成平面框架进行内力计算。要计算出框架结构中梁柱内力,必须首先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跨度、层高、荷载、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在计算各项荷载作用效应(内力)时,一般按标准值进行计算,以便于后面荷载效应的组合。框架结构一般承担的荷载主要有恒载、使用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恒载、使用活荷载一般为竖向作用,风荷载、地震作用则为横向,较规则的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侧向位移很小,可忽略,因此求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可采用弯矩分配法进行简化计算。水平方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可采用D值法进行简化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高度按均布水平力考虑,地震作用下按倒三角分布水平力考虑。
四、 参考文献
[1] 蓝宗建主编.混凝土结构[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赵建编著.土木工程施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谢启芳编著.砌体结构[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 张永胜编著.结构力学[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5] 董军、张伟郁、顾建平编著.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房屋建筑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8)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7]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9)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 相关设计规范.
[10] 相关设计图集.
[11]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合编.砌体结构(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2]李必瑜,王雪松编著.房屋建筑学(第3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3] 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土木工程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1、设计内容和要求
(1)、建筑部分
1)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