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新月大厦设计—方案2文献综述
2020-04-07 16:21:27
文 献 综 述 一、 工程概况和设计基本资料 本工程位于扬中市,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房屋总高13.8米,共4层。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工程场地较平坦,室内相对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2.00m。根据地质钻探,该场地土质较均匀,场地上部为新生代沉积成因的粉土,土层分布情况见附表。地下水位较高,在天然地面以下1.2~1.0米处,无侵蚀性。工程场地地质情况较好,无液化土层,属于Ⅱ类场地土。 二、 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结构型式。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组成大空间,用以安装较大的设备。其缺点是:抗侧移刚度小、侧移变形大,在较强地震作用下房屋的非结构构件一般破坏严重,结构的次生内力较大,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良好的延性。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传力路线应简捷明了。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或近似于等距)布置,这样可以相应减少边跨柱距,也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结构方案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功能要求综合考虑。 三、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步骤 (一)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确定后,应当密切结合建筑设计进行结构总体布置,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 (二)框架结构布置的原则 1、结构布置原则 2、柱网和层高 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即平面框架的柱距(开间)与跨度(进深)和层高,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和其他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是满足建筑平面功能的要求,还要力求做到柱网平面简单规则、受力合理,同时施工方便,有利于装配化、定型化和施工工业化。 3、钢筋混凝土承重框架的布置 (三)计算 1、计算简图的处理 结构计算中,计算简图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础梁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基础梁设置在基础高度范围内,作为基础的一部分,此时结构的底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基础梁仅考虑承担上部墙体荷载,构造满足普通梁的要求即可。当按规范要求需设置基础拉梁时,其断面和配筋可按构造设计,截面高度取柱中心距的1/12~1/18,纵向受力钢筋取所连接的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来计算。 2、结构计算参数的选取 (1)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2)结构周期折减系数,(3)梁刚度放大系数,(4)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3、独立梁箍筋计算结果需复核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规定: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应按公式进行计算,且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间的箍筋,应均匀配置。但SATWE软件计算梁箍筋时,未考虑独立梁这一情况,都按公式进行计算,有时会造成计算结果偏小,设计中若遇到有独立梁存在的情况,应对梁箍筋的计算结果进行手算复核。 四、 混凝土框架结构注意事项 1.关于强柱弱梁节点。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2.关于”强剪弱弯”措施: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在结构经历罕遇地震的过程中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应注意抗剪验算和构造,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注意构造措施。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较常用的结构形式。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董军、张伟郁、顾建平编著.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房屋建筑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3月 [3]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8)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9)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委会编.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 徐秀丽主编.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 周果行编著. 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 杨志勇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没汁手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杜,2003 [9] 熊丹安主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杜,2005 [10] [美]艾伦#8226;威廉斯著.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11] 金亚春等.框架结构中现浇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设计建议[J].建筑与结构设计,2010,8 [12] 张福生等.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设计及构造问题的分析[J]. 2010年第5期 [13] 杨秀娟,张永胜.基于抗震性能的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优化选择[J]. 山西建筑,2010年9月 [14] 蒋正跃,付云松.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年9月 [15] 吴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0年8月 相关课本与规范 [16]龙驭球、包世华主编. 结构力学Ⅰ- 基本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7]龙驭球、包世华主编. 结构力学Ⅱ- 专题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8212;2008.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