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徽墨装饰艺术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5 23:48:13  

摘 要

中华名族的墨文化博大精深,而徽墨又是其中的精华代表,在很多层面上都表现出墨的制作水平。徽墨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背后是无数制墨者辛勤的奉献、文人墨客才华精力的贡献和普通黎民百姓倾注毕生精力的结果。徽墨延续至今,其影响范围之大,传播范围也是极为广泛,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徽墨其价值内涵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层面,还有其高超的装饰水品所带来的精神价值。徽州墨业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徽墨表面上用来起装饰作用的图案与文字在实际上蕴涵了大量的民俗寓意和传统美学观,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徽墨;装饰艺术;文化内涵;价值与传承

Abstract

The ink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and hui ink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presentative, in many levels show the production level of ink. The invention of hui ink w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working people in China,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the hard dedication of countless ink-maker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alents and energy of literati and ordinary people. Hui ink has continued to this day, with its great influence and wide sprea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world civilization.

Its value connotation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cultural level, but also the spiritual value brought by its superb decorative products. Huizhou ink industry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one thousand yea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istory,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s used for deco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huizhou ink actually contain a lot of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aesthetics, which are of high collection value and artistic value.

Key Words:hui-mo; decoration art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value and inheritance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目的及意义 1

1.2 研究背景 1

第2章 徽墨的制作与发展 3

2.1 徽墨制作流程 3

2.2 徽墨发展 4

第3章 徽墨装饰特色 6

3.1 徽墨装饰题材 6

3.2 装饰表现手法 7

第4章 徽墨装饰中的寓意及内涵 9

第5章 徽墨的价值与传承 11

5.1 徽墨独特的艺术价值 11

5.2 徽墨文化的传承 11

第6章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第1章 绪论

·1.1目的及意义

汉字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财富,提到汉字与书法自然离不开文房四宝,而这其中徽墨亦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徽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的制墨工艺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地位。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徽墨表面上用来起装饰效果的图案和文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蕴涵着丰富的民俗寓意以及传统美学观念。

而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这种传统工艺的了解更是不断削弱。通过研究徽墨装饰的发展脉络和古代文人墨客审美特点并唤起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一定了解和传承。

徽墨作为中国书画文房四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中华文化流传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其观赏价值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徽墨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品类更加繁多,工艺日渐先进,逐步成为融会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特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历史、文化、科技、道德、理想,有着丰富内涵,富有艺术魅力的独特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徽墨的工艺设计中,充分运用和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中丰富生动而又奇特的文化符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厚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宗教意蕴以及价值观念等,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其艺术设计构想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干系。

·1.2研究背景

对于装饰艺术的研究,事实上国外较早就已经有先例了,并且有着不少的文献著作。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也相继出版了不少关于装饰艺术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关于审美文化的著作相对则是较多,并且出现了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文章。就比如孟梅林和盛容的《装饰艺术》,就相对全面的介绍了装饰艺术,从装饰艺术的起源发展,分析了形式法则、题材、构图和表现形式等元素。近年来,不少论文对于装饰艺术、审美文化、审美价值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与研究。这些对于我们学习钻研和探讨装饰无疑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文献参考和理论支持。

而在徽墨装饰方面,除了一些制墨名家所编著撰写的自家制墨图谱(墨谱)之外,更多的研究者往往只是重视徽墨其历史价值或者实用性能等方面,就比如田恒铭先生(1935-2002)所撰写的《徽墨》就采用出土的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进行的考证,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徽墨的发展以及发展历史。现代的古墨鉴赏家伊润生(1903-1982)在解放之后就对我国的古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墨的起源、发展变迁到墨的类别、原料、墨家派系、年代、风格以及墨模雕刻艺术等,都有着独到的观点看法,颁布发表了很多关于古墨的文献著作,如《墨林史话》、《故宫博物院藏品目录》等。然而,单独从装饰方面列出研究的书籍或文章则是不多,提及到的大都也只是片言碎语。对于徽墨的装饰进行系统研究的则更是不多见。

第2章 徽墨的制作与发展

·2.1徽墨制作流程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历代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十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1]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得墨其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制作技艺复杂,要经过八道大工序,辗转十二三个车间。首先,要收集烟灰。把桐油等原料运进工作间,点起千百盏油灯,让浓烟熏凝在碗顶上,再将烟灰收集起来。炼烟的师傅在高温的烟房中穿梭奔走,忙着拨灯芯、添油和扫烟,工作极其辛苦。民间有诗叹曰:“千炼灯油烟,身如窑中炭。”、“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2]接着,把皮胶、梅片、冰片、麝香、珍珠粉等名贵中药按一定比例掺在烟灰中搅拌。之后,再进行锤坯,每个坯都要敲打千万次,这可使墨块成形时筋骨硬朗而结实。然后是压模,使之初步具备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的基础。墨块成形后便是晾墨,把多余的水分蒸发掉,以防霉烂变质。紧接着是“挫边”,将多余的墨边、墨角等去掉。最后,便是进行各种描画装饰以及包装。

图1 制墨 图2墨模制作

图3打磨 图4晾墨

图5描金 图6徽墨制品

·2.2徽墨发展

据史料记载,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其开创者要追溯到唐末五代的奚超、奚廷圭父子。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的缘故,连年征战,较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超、奚廷圭父子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3]

宋徽宗宣和三年,徽宗下旨“歙州”改名为“徽州”,辖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制墨区域从歙州扩及黄山黟州,再发展到整个徽州地区,徽州所产之墨统称为徽墨,一直沿用至今。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空前发达,皇室与文士阶层对书画的热爱与大力推崇,极大地促进了书画艺术在全社会的推广,从而带动了制墨业的繁荣发展,徽墨产量激增,质量也大有提高。一些制墨名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在选料、配方、烧纸、和胶等工艺方面都有所创新,开辟了用油烟做原料的新途径,制作技艺大有改进,并开始由实用品向艺术品过渡,为后世制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油烟墨”的出现,开拓了中国制墨业新领域,标志着制墨技艺的又一次重要而巨大的转变。

元代的制墨业由于统治者轻文事的缘故,没有特别显著的发展,但尚能维持宋代遗风,保持原有的成就。到了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体生产逐渐被大规模的制墨作坊替代,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制墨技艺也不断进步。尤其是墨的图案绘刻和漆匣的装潢制作建造,都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过去秘而不传的用“桐油烟”与“漆烟”的制墨方式被广泛使用,墨的生产又向前发展一大步。在墨品的研制方面,各派代表在配方改进、墨模雕刻和装潢方面均有所创新。当时制墨名家众多,分为“歙派” 和“休派”,歙派以程君房、方于鲁、罗小华为代表,“休派”则以汪中山、邵格之为主将。明代徽墨,精美绝伦,叹为观止。至此,徽墨由实用品升华为艺术品。

清朝徽墨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多彩,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天柱先后崛起,形成各领风骚的四大家。清朝制墨业把创始于明代的仿古墨(套墨、集锦墨)出产发扬光大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文人自制的墨成为了新的社会时尚。胡开文所制集锦墨,画面绘图生动、造型优美、镂工精致、色调协调精美。集锦墨是画家、书法家、雕刻家和墨工集体劳动的结晶,蕴结了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清代道光年之后,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工业不景气,制墨业开始逐渐没落。民国以后更是战乱频繁、吏治腐败,徽州制墨业处于衰微阶段。此时西方书写工具开始流行,文人学士大都以铅笔、钢笔作为书写工具,旧时士林争相器重的墨品已不再得到器重,徽墨渐渐衰落。解放之后,当地政府积极支持各地墨厂墨店的恢复和成长发展。上海、歙县、屯溪、绩溪、休宁等地又恢复了传统的制墨工艺,久负盛名的徽墨重获新生。制墨的工人在继承了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工艺也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墨的品类也是逐步繁多了起来。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各类新观念的涌现,促使了不少新型墨品的涌现发展。至此,徽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数千年的持续发展,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历代文人墨客的使用和品赏,已成为一种富有博大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品,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迹。

第3章 徽墨装饰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不仅仅为徽墨的图案和造型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极大的影响了其本生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早在千年之前的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开始了使用图形和符号来表达和传递想法,例如新时期时代的彩陶纹样就记载下来了人们最初对于大自然的看法和理解,同时也体现出了内心的期盼。

·3.1徽墨装饰题材

徽墨的装饰题材很是普遍,大多是中国传统的图案为主,徽墨表面装饰的内容包含了诗、书和画,在实用的基础上有提高了徽墨其自身所蕴涵的意味象征。徽墨上的装饰图案包括了徽州当地所独有的书法、诗画、篆刻等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当地人民的精神想法的真实反映,也是一个时代风格的真实体现。徽墨表面的装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这一做法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与审美情调更为贴合,徽州人民的智慧,使得徽墨的装饰也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与发展。

徽商的爱好在徽墨的装饰中有着相当程度的体现,从明清时期保留较为齐备的徽墨其装饰风格来看,繁复、精巧、细腻的图案,其反映出来的是徽商奢侈的生活作风和状态。此外,程朱理学对于徽州人民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当地人一直以来较为崇尚读书,这一思想观念对于徽墨的发展也是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像朱子家训墨等就清晰的反映出了徽墨的地域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进、时代的演变,徽墨装饰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也是愈发的明显。最初,徽墨是专属于文人的书写绘画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成为了收藏观赏的工艺品,甚至成为了具有纪念价值的衍生物。在这一发展的历程当中,徽墨的表面装饰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早期的装饰大多数是图案多样、寓意丰富甚至工艺复杂,就比如进贡朝廷的贡墨制作工艺极为考究,表面装饰图案也是富丽繁华。

徽墨的发展受到徽州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富有丰富的徽州地域色彩。徽墨在它最基本的书写绘画功能之外,所衍生出的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已逐渐代替了它所原有的实用价值,徽墨表面的装饰图案内涵丰富,满足了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人们对于精神审美的需求。

徽墨表面的装饰图案是对于历史上徽州当地各阶层人民精神文化活动的一种表现。由于徽墨的制家主要来自于民间,装饰题材多借鉴民间艺术,如雕刻、年画、剪纸、刺绣等等,因而其装饰中生活气息浓厚,更多的是反映劳动人民的朴素思想观念。在其中一些装饰图示中,像葡萄、石榴等水果也较常见,这类型的装饰图案所反映的是旺盛的繁衍能力同时也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下普通百姓的朴素繁衍观念,这类拥有强力的繁衍传承性质的徽墨装饰图案也是当时重要的题材和表现内容。

当然,除了农业,经商是徽州当地人民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徽商祈求财运在很多方面均有所体现。比如很多建筑上都会雕刻一些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的图案用以装饰。在墨制品中,金蟾墨则是一种寄意财富的一种修饰图案;还有一种比如八仙过海墨便是与民间传说有关的装饰图案;乃至也会有一些与佛教有关的装饰图案。这些主观意向和想法都是通过徽墨表面图案所表达出来的。徽墨作为一种撰写与绘画的工具,同时也记载了文化的成长与发展历程。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地理环境、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还有历史原因的影响,故而民俗文化均带有浓重的地方地域特色。许多年以来,徽墨都是徽州文化工艺作品中的重要代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表面装饰,不论是表现徽商的祈求财运、表现文人的志向、表现民间传说、表现名胜古迹还是宗教信仰有关等。均是以一种文化符号的形式装饰于徽墨表面,静态的装饰符号所体现的是当地动态的历史演变进程,丰富的文化因素,生动鲜活地反映出了各个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追求。

徽墨作为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徽墨表面的装饰,不仅仅是徽州当地的文化的一种缩影,也是徽州人民对于文化知识的追求和文化情趣的反映。

·3.2装饰表现手法

从平面二维的角度来看,徽墨的装饰技巧不过是点、线、面的组合与构成,但是因为大小和材料等客观因素的缘故,不能像在纸张上作画那般挥洒自如,但是制墨者任然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简单的元素,编织出丰富多彩且灵活多变

图7

的画面,在惊叹之余也是有着研究学习的必要。

写实性装饰是以自然界为基础,对客观内容进行仿照,所重视的是对于自然界物体的形体、空间位置、布局结构等进行描画。徽墨的装饰写实手法是制墨者根据所见的事物其固有的形态来当作表面的装饰素材。只不过这种以装饰为本的写实,并非常说的工笔画那般“超写实”了,如上图7的长城,其形态相对逼真,透视准确,形象跃然墨上,使得观者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同时有着自然、和谐的特点。

与写实性相对的自然是写意性的装饰了,以抒情写意的方式来装饰墨面是其特点,这一表现手法借鉴了中国写意画的手法“惜笔如金”,采用较大面积的留白以此来当主题物的背景,充分利用并且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产生一定的意境。当然,这种写意与文人画家在纸张上的写意画是有较大区别的,画家在纸张上的所呈现的写意画更多的是着重于其丰富的内涵,透过虚实、干湿等技法表现意境,形成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风格。墨块从某种角度来讲不过是一块干而硬的石块,材料上限值了作者不能像在纸张上使用多种的技法,但是作者的装饰写意不被材料技法所约束,利用工具和材料自由造型创作,其写意的核心与根本便是自由。

徽墨的墨面装饰中也会有象形符号的使用,使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装饰物品表面应当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在原始社会的壁画和陶器上所绘之中许多用使用的便是象形符号。从理论上讲,人的心理现象是外界刺激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了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等。因此象形符号的解读还需联系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

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图案中便可以发现大量的几何纹样的存在,历经千百年的沉淀与发展,在古今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的,几何纹样装饰一直沿袭至今仍然在使用,可以说是使用时间最早并且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装饰纹样了。像云霄纹、回纹、编制纹、菱形纹、网纹等几何类型的纹样在徽墨的墨面均得了广泛的应用。很多常见的墨面就装饰有几何纹样,构图严谨同时富有端庄稳重之感。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