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从众”效应在设计艺术传播中应用研究初探文献综述
2020-04-14 21:38:29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
个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他人想法、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甚至,我们认为他们想要我们做什么,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
从众是个体适应新团体的方式之一, 它可以帮助个体较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 迅速融入其中。当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与群体的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时, 他能和群体更和谐的相处下去, 从而获得群体支持, 有安全感、归属感。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少数服从多数,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当今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全球日益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 设计艺术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交媒体传播形态多样、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繁杂, 随时随地影响着社会和个人,从众效应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及体现。针对这样的情况,本课题旨在揭示从众效应在设计艺术中乃至于平时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国内研究现状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e于2015年12月28日发布的《2015年1月至11月微博移动端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在月活跃用户覆盖量、每日打开应用次数、每次打开应用时长方面,微博跻身TOP10;微信和QQ以其强社交属性,占据应用每日打开次数冠亚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畅所欲言的广阔平台,人们生产、接受着海量的信息,形成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在这个“我即媒体”的氛围中,人们一方面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舆论生态更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图景。但事实上从众心理对于受众的影响依然不可能被消除,受众在对自己发布、接收的信息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时候,依旧会考虑他人的观点看法、行为方式,并且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与大多数人的做法趋同。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及各类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形式看似走向大数据营销,但其实核心就是抓住消费者的人性趋同,同时又追求不同的一面,抓住从众心理,绵羊效应,以点带面,以社群带动整体,以局部带动全部的方式。
国外研究现状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