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 > 正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探究开题报告

 2020-04-13 17:07: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博物馆建筑设计现状分析:

中国的博物馆在19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传播与建筑思潮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全国目前拥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两千多座。博物馆建筑呈现三大特点:

1再生型博物馆数量较多,多以仿古建筑、宗族祠堂、土司城等大型场馆为主,传统建筑艺术特色明显。但是,由于受到该类建筑固有空间的限制,功能不足,仅能从事文物收集、展览、教育、研究。如恩施土司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恩施宣恩县博物馆、恩施建始县土家族民俗博物馆、恩施鹤峰县博物馆、恩施土司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等;随着博物馆范畴的扩大,社会审美意识的变迁,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博物馆功能与展陈方式逐渐严重影响到博物馆社会作用的有效发挥。

2新建民俗博物馆较多,博物馆内藏品多通过文物征集、接受捐赠、考古发掘等手段积累,大致可分为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习俗、游艺竞技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生产与生活习俗、土家民居建筑等类型。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从远古的旧石器时期到清改土归流止的沧桑历史以及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全貌。展示形式多采用实物、雕塑、模型、场景、图片等。

3博物馆建筑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多元化,多借鉴世界先进设计理念,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大量引进高新科技、新材料,突出鲜明的个性与艺术风格、具有强烈时代精神。代表了当前我国博物馆建筑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如山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等。

国外博物馆建筑设计现状分析:

1974年6月,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第11届会议(哥本哈根)章程规定:“博物馆是向大众开放的、为社会发展服务、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研究、保护、传播并展出人类以及人类生活环境的物证。”目前,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为35000座以上,随着数量的增加,博物馆的藏品也逐渐增加,博物馆的建设呈现空前繁荣态势。其社会效益日渐增强,类型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功能也得以广泛拓展,尤其是现代科学家技术的影响,博物馆已由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

西方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了许多艺术思潮流派的影响,例如新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从而在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工艺美术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洛杉矶州立艺术博物馆、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不难发现,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是科学内容和视听形象综合的艺术手段, 体现了本馆藏品、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现代化手段等多方面的水平, 是综合体现一个博物馆地域特色的重要标志。博物馆的建筑与展陈设计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某些观众的求知欲望, 而且要让绝大多数观众获得美的陶冶, 在身心上获得有益的精神营养。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正趋向于多元化, 希望看到更多不同题材、不同视觉表达方式、给人们以创新启迪和审美愉悦的建筑设计与展陈设计。因此,不论是考虑展品保护的措施,还是照顾参观者感受的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彻其中,这也是国外博物馆未来发展的特点。

1.2 设计的目的

湖北省恩施州是土家、苗家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土家族居住于武陵山区,这里自然景观秀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经济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区。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推进,西方的经济纷纷进入国内,与此同时,西方的文化也大量涌入中国,其强势入侵的浪潮正在侵袭着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对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造成了伤害,不少人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而对于民族文化之根民俗文化却视而不见,甚至错误地认为民俗文化落伍了,不能与国际流行文化接轨,民俗文化似乎该退出历史的舞台。这种偏见不仅是对民俗文化的错误解读,而且将极大地伤害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民俗建筑群在我国的社会调查和研究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设计将多维度、多层次研究恩施少数民族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并着重研究土司城建筑群的装饰内涵设计出具有历史与未来相碰撞与融合的建筑式的博物馆。目前,传统的民俗博物馆多注重和谐、中庸,完善,不思变革、否异求同,缺乏更新,无法面对当今交流方式多样化的考验,民族文化地域性特征逐渐衰微。因此,建设鄂西自治州博物馆的呼声日益强烈。

1.3 设计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以博物馆的构建来弘扬土家族民俗文化,其实质就是文化观的坚持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所积淀而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在整体上构成国家的文化观,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代表着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先进文化既要体现时代精神,也要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是不断传承的。事实上,传播民俗文化同样可以激发一个民族的热情,可以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样,土家族民俗文化也必须传承和创新。从文化交流的层次上讲,博物馆可以吸收其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先进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发展。土家族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这有利于开放融合、敦信修睦精神的发扬,而最重要的是民俗博物馆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可以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崛起和经济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应当看到,文化在现代已成为极其重要的资源,如果不能发挥文化的功能,将对“中国梦”的实现造成极大的困难,可以说人类的理性智慧对改变世界起到主导作用,而文化不仅可以陶冶情操、美化世界,同样也可以创造物质财富。通过文史档案、国际思潮、设计资料、文物藏品、民居艺术多方调研,确定鄂西自治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设计理念,制定相应的设计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完成设计方案。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和汲取地方历史文化的精华,通过新的博物馆设计语言对地域文化赋以崭新的生命力,使中国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博物馆建设中得以体现和延续,有助于在现代设计中体现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推动博物馆地域性文化理论及设计方法论的研究总结,探索创作途径手法,提供借鉴与启发创造思维。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基本内容

本课题通过对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博物馆建筑现状和当代优秀的地域性博物馆建筑实例比较研究,结合博物馆的建筑艺术和服务功能,确定主要研究内容为:

1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俗博物馆建筑类型研究及其地域性设计表达;

2提取土家族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视觉艺术元素,融入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并论证博物馆建筑形态要体现地域文脉,传承民族文化;

3鄂西自治州博物馆适应社会发展的功能性拓展。通过这几点,强调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作为适应文化环境为主导的公共建筑场所,针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地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强化地域人文精神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诠释性作用。

2.2研究目标

构建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标志性博物馆建筑形态空间,打造展示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平台。在建筑空间上,注重外部形态具有民族地域特征,内部空间强调功能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将组合与分解的空间观表现得秩序井然,充满形式感。在材质表现上,因地制宜,注重低碳环保的表达,追求可持续使用的理念和原则,使建筑经得起时空的检验。在展示运用上,推陈出新,吸收现代展示技术和手法,全方位地诠释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将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呈现给社会,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

2.3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技术方案:

1提出问题。通过理论研究,探索出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导入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可行性;通过具体设计案例,把握鄂西自治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在地域性、当代性的视觉体现。

2前期研究。利用文献、电子资料等信息研究当前国际著名设计师的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思想的流变与艺术风格的表现,整理出与课题相关的二手资料。通过文史档案、国际思潮、设计资料、民居艺术多方调研,确定鄂西自治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设计理念,制定相应的设计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3解决问题。通过文史档案、国际思潮、设计资料、民居艺术多方调研,确定鄂西自治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设计理念,制定相应的设计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4应用总结。根据实地考察与理论研究,构思鄂西自治州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5撰写论文。根据规划方案分步骤完成一套博物馆建筑设计作品和1篇论文。

措施:

1文献资料查阅。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学习各种理论,构筑研究该命题的理论平台;

有针对性的对恩施土家民俗文化,传统建筑、博物馆建筑等相关的文化进行资料查找,考证恩施土家自春秋历代的相关地方志、游记、相关著作等,对所需要的恩施土家民俗文化进行考证鉴别,估计其史料价值。

2比较借鉴法。通过对国内外民俗建筑设计历史及现状的比较研究,进行认真思考,分析总结成功案例的设计经验,吸取失败案例的教训,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有所传承与发展。

3实地调研。对鄂西土家族自治州以及其周边土、苗自治州、县进行实地考察,以其地域性公共建筑的空间形态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包括实地勘察、问卷调查、现场测绘、摄影及人物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这种方法,对于更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来说,可以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甚或错误,并有助于掌握详细具体的数据,以此增强研究的科学性。

4归纳分析。利用整理的史料,以及实地调研的数据,对恩施土家自春秋以来恩施土家民俗文化、博物馆建筑、传统民居建筑等进行分析,寻求其发展的趋势以及当代社会人们的需求。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7年9月15日—10月15日: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前期资料收集与查找

2017年10月20日—11月10日:实地调研、选址、走访询问

2017年11月11日—12月1日:前期资料整理与查证,案例查找

2017年12月2日—18年1月16日:,选题审查,查前期构思与草图方案

2018年1月17日:中期汇报答辩

2018年1月18日—3月2日:方案修改与论文框架

2018年3月3日—4月15日:完成设计草图,初步方案定稿

2018年4月15日—5月:设计最终方案的审定,完成所有图纸的绘制及模型制作

2018年5月中旬:毕业设计的布展和展示,设计毕设展

2018年5月15—5月25:论文完成,提交评阅

2018年6月1日:准备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法]曼纽尔·戈特朗. 博物馆建筑与空间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及其传承与保护研究, 张爱武,2012

[3]蒋玲.博物馆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新良.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邓庆坦,邓庆尧.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7]宋建文.中国民间博物馆年鉴.2011.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8]高巍.主题博物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9]王其均,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0][美] 亚瑟·罗森布拉特. 博物馆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美] 米里亚姆·克利福德等著.中国博物馆手册.苏州:译林出版社,2011.

[12][美]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13] 王雄.文博展馆空间设计.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1.

[14]大卫·卡里尔, 丁宁译.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中的艺术展览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15]彼得·J·加特纳.刘鑫译.艺术与建筑:奥赛博物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16][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17][日]隈研吾. 建筑的声音.新星出版社,2017.

[18]郑孝清,马麟,杨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