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 > 正文

武汉烽胜市民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文献综述

 2021-12-23 22:47:05  

全文总字数:3669字

文献综述武汉烽胜市民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1. 城市公园的涵义

城市公园,是以休闲娱乐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文化艺术,健身教育,形象展示等多功能,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精神文明、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基本内涵也随着时代变迁而适时演化与拓展。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公园的建设主体在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公园常被不同使用机能重新界定其内涵也发生着变化。

  1. 城市公园的发展

(1).国外城市公园

1854年,由奥姆斯特德在纽约设计建造的中央公园开创了城市设计的先河,1892年,奥姆斯特德在波士顿规划建立了第一个公园系统。该体系对城市绿地系统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以河谷,山脊,台地为依托形成的城市绿地自然框架体系也是至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大原则。19实际末到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引发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预示着现代主义园林的到来,此时更加注重功能性以及形式创新,强调人与自然结合。20世纪初,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公园作为一个系统,创造了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完全民族的城市景观结构。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到新社会,文化,科学,艺术思想的影响,公园设计开始从科学,艺术,生态角度寻找设计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现代城市公园已经清晰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2).国内公园的发展

早在周朝,周文王之囿,方圆七十里,允许百姓在里面打柴和捕猎。梁思成根据其“与民同乐”之性质称之为“中国史传中最古之公园”。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城市公共性的园林空间就是杭州西湖,后渐随世俗文化而逐渐繁荣。我国城市公园起源于清末时期,最早出现的城市公园是上海英美公共租界的黄浦公园,此公园是中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当时公园的形式多采用外国当时流行的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公园建设的重视,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开始步入新纪元,在恢复,修整解放前留下的近代和历史园林的基础上使公园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日趋丰富: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城市公园建设更加丰富,公园建设速度普遍加快,大量精品涌现。

  1.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2. 植物

植物是城市公园建设中具有生命特征的设计的元素,在公园景观提升过程中应该保留现有的古木植被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观赏植物,保证其原始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引进外来树种进行绿化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本土植物,能更好的体现区域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也要讲究“统一中追求变化,变化中含有统一”,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基调树种由于数量大种类少,形成城市公园中的基调,即“统一”,而一般树种或外来树种数量少,种类多,形成城市公园中的点缀,即“变化”。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注重植物乔、灌、草的高低搭配,速生树与慢生树混种,常绿树与落叶数配置等,以体现形态变化,反映季节变化,突出色相变化。

  1. 地形

地形是城市公园建设中的基本骨架,地貌的高低起伏变化为城市公园景观创造出整体而富有变化的地表形态留下了契机。地形处理要遵循简远疏朗,不追求繁复,不以划分繁杂区域为目的;要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实现空间关系的轻重缓急,高低错落;要寄情于景,移步换景;要讲求均衡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协调,尺度与体量,没有个性又突兀的地形无疑是失败的,富有韵律的地形更加接近真实,尺度适宜的地形也会增添一份亲切适宜的感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