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14 20:32:19
全文总字数:373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价值链促进了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重塑了世界经贸、投资和生产分工格局。可以说,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习近平主席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引领、重塑新式全球化。中国及沿线国家应勠力同心,牢牢抓住“一带一路”这一重要契机,构筑产业经济的稳健发展机制。
在全球制造业生产的网络中,各部门与他们提供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探讨目前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发展情况及其产业结构特征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网络模型的发展,因为其具有信息丰富且直观的结构可视化特征,这为利用已有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各国制造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确定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差异?制造业产业结构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制造业的发展如何为国家及区域做出贡献?能否推动全球价值链变革?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采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15国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构建复杂加权网络模型和全球价值链外国增加值测算模型,量化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各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全球价值链的贡献。这将有助于中国及沿线15国把握全球产业链发展新趋势,提升国际生产网络分工中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论述研究目标、研究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对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15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构造全球价值链的加权网络模型,量化分析选取国家制造业间的相互作用、差异及随着时间的网络结构变化。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2019.01.01——2019.02.20: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2019.02.21——2019.04.20: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完成中期检查。
2019.04.21——2019.05.10: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4. 参考文献
[1]amador j, cabral s. networks of value-added trade. world economy. 2015.
[2]amador j, cabral s. networks of value-added trade. world economy. 2016, 40(7), 1291–1313. doi:10.1111/twec.1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