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理工学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正文

汽车进气噪声心理声学参量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06 11:07: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随着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汽车噪声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进气系统噪声是汽车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对其进行控制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气噪声是由于进气门周期性开闭产生压力起伏变化及进气过程中高速气流流经进气门通道时形成的。汽车的进气噪声作为汽车噪声污染源之一,研究其声学性能对于优化汽车进气系统结构,改善汽车噪声污染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汽车的噪声水平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在选择购车时所要考虑的一个影响因素。然而,作为噪声的接收主体——人体对噪声的主观感觉不是总与客观的声学物理量如声压、声压级、声强等相同。为了能够更能准确地评价人体对噪声的主观感觉,人们提出了声品质的概念。声品质的定义[1]为:“声品质是在特定的技术目标或任务中声音的适宜性”。声品质定义中的“声”已经不是指声波这样的一个客观的物理量,而是指人耳的听觉感知,“品质”是指由人耳对声音事件的听觉感知过程,并最终做出的主观判断。因此一系列心理声学参数,如响度、尖锐度、粗糙度、起伏度等被引入,以用来尽可能地接近人体的主观感觉来对噪声进行评价。目前响度已经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与使用,并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标准 iso532。与响度50多年的研究积累不同,尖锐度、粗糙度和抖晃度等参量的提出较晚,其中锐度的计算已经完成了巡回测试(round robin)[2],然而粗糙度同样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声学参数,其计算模型至今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在国内,汽车行业的众多学者都曾在期刊上发表了有关于汽车整车噪声的主客观评价模型研究的文章,这对于进一步改善汽车的噪声污染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江苏大学的曾发林教授[3]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噪声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相比较目前的其它声质量评价方法,只有非线性的特点。通过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的声质量主观评价过程进行逼近,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汽车车内采集到的噪声信号进行评价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从而说明该方法对于车内噪声品质评价是有效的。吉林大学的梁杰教授[4]提出了基于 dasylab 数采分析系统开发的基于双耳听觉模型车内声品质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并利用该系统在某型轿车上进行了声品质分析与评价。上海交通大学的张伟[5]等人提出一种车内异常噪声辨识的心理声学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心理声学的分析方法考虑了人耳听觉特性,能够定量地反映不同噪声的主观感受差别,较好地符合异常噪声辨识要求。辽宁工学院的陈迎春[6]构筑了噪声信号采集硬件系统,编写了相应的测试软件,实现了对发动机噪声信号的数据采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石岩[7]等人对某款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噪声提出了新的控制与优化方法。同济大学的郭荣[8]等人基于主客观评价模型得出的心理声学指标分析声音样本,总结出了车内噪声品质改善的频率范围。吉林大学的高印寒[9]等人验证了在稳态工况下,车内声品质主要受响度、粗糙度和尖锐度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利用校内图书馆和网络资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matlab中的神经网络模块建立对汽车进气系统噪声声品质的评价模型,其基本内容如下:

  1. 深入了解汽车进气系统结构和汽车进气噪声的产生原理以及影响因素等,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对汽车噪声主客观评价模型的研究发展,学习心理声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的重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建立汽车进气噪声主客观评价模型做好充分准备。

  2. 学习matlab软件,熟练掌握其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学习matlab中神经网络模块的使用方法,从而能够利用matlab进行基本的建模分析,数据处理等操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7.12.15-2017.12.3)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并将选题录入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2018.1.2-2018.1.7)系(教研室)、学院对选题进行审查和调整。毕业实习周。

    (2018.1.2-2018.1.14)赴校外实习,搜集设计资料,并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毕业设计预备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参考文献:

    1. 沈公奇.车内噪声声品质心理声学主客观评价模型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

    2. 毛东兴.声品质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学术会议[cyca’05]杭州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