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机械机电类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正文

一种变刚度软体机械手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5 09:39:12  

1.目的及意义

采集海洋生物样本是海洋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由于目前用于捕获怕海底生物的机械手仍是传统的硬质机械手,这使保证海洋生物的生物活性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对此,本毕业设计要求完成一种气动软体机械手的设计。

软体机械手作为软体机器人的一种。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机器人,不同于刚性机器人,软体机器人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和顺应能力,在医疗、工业、军事、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软体机械手作为软体机器人重要的分支,逐渐成为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在驱动形式上,现有软体机器人与软体机械手的驱动方式常采用气动、形状记忆合金、介电质聚合物、离子交换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介电高弹体(DE)、相应水凝胶、化学燃烧驱动等类型等驱动方式,驱动形式多样灵活,软体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微机电、液压、控制等多学科,研究软体机器人可为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1]下面从软体机器人与软体机械手两个方面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软体机器人方面,Tufts University研制了一种化学机器人Chembots[2],该化学机器人结合材料化学和机器人学,采用软材料,甚至呈现可变形的液态状,能穿越狭窄孔缝,实现机器与环境的共融。Barry A.Trimmer研究组研发了一种以弯曲爬行虫为原型的GoQbot[3]机器人,以SMA作为驱动,能够实现多种运动模式。哈佛大学Gorge M.Whitesides研究组研发了一系列气动、内燃驱动软体机器人[4-13],可实现爬行、跳跃、抓取等运动模式。麻省理工XuanheZhao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水凝胶液动驱动器的软体抓手[14],具有一定的声光隐身功能。哈佛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利用微流控的方法,设计出出全软体的软体章鱼与软体蜘蛛[15],使使软体机器人成功摆脱硬质的控制系统与供能系统的限制。国内对软体机器人系统性研究不强,起步较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基于SMA驱动器的软体机器人[16]具有滚动、爬行和蠕动三种运动形式且可以进行形式切换。浙江大学设计了一种仿生蚯蚓、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了一种柔性鳍单元[17],此外同济大学设计了一种仿生章鱼臂柔性体机器人。

在软体机械手方面,Mantim 等人设计一种线缆驱动的三指软体机械手,其利用长度可变的弹性线缆驱动手指弯曲,完成不同形状的物体(圆柱,球,立方体,圆盘)的抓取工作;[18]哈佛大学Daniel等人设计了一种液动的软体机械手。其动力来源是海水,通过过滤器以及一系列阀门后进入腔道,驱动手指形变,完成抓取工作。装置同时在机械手的末端设计了硬质的“指甲”(finger nail),以应对不同大小的目标物品。这种软体机械手已成功在PhoenixIsland 海域附近完成水下2224m海试,主要工作是抓取工作,而在水下的定位以及移动工作则通过远程控制器(ROV)完成;[19]索尔福德大学的Al Abeach等人利用颗粒阻塞(Granular Jamming)效应,设计了一种四指软体机械手。装置利用气动肌肉的伸缩实现靠近与远离目标,通过线缆驱动机械手的手指向外弯曲,以实现多目标的包络,完成包络后,装置抽出手指内部的空气,使内部形成负压,通过颗粒阻塞效应提高手指的刚度,从而完成抓取的效果;[20]索里大学的F. J. Comin等人设计了一种用于热透疗法的医用机械手,将传统机械臂与软体机械手结合的一种新型机械手,前者完成粗定位,后者进行精细操作,其特点在与既发挥了传统机械手速度快,作业范围广,以及控制系统成熟的优势,又发挥了软体机械手的柔性与安全性。[21]国内研究方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设计了一种气动软体机械手。针对传统的气动机械手只能单向动作(张开或闭合)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腔道结构,实现机械手的双向动作。[22]在完成执行机构设计后,研究团队继续对机械臂进行了研究,扩大水下作业的作业范围,同时首次考虑重力补偿,建立了更精确的数学模型。[23]

上述软体机械手除哈佛大学设计的三指软体机械手[18]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设计的气动软体机械手[19]外,所设计的软体机器人的设计工作环境都是陆上,不适合水下工作;并且北航设计的机械手也只是在水下3m的深度做了抓取实验,是否可以应用在海底还有待验证。哈佛大学设计的软体机器人虽然已经在水下2000m的深度进行了海试,但是其腔道结构简单,因此手指的活动范围较小。

因此本毕业设计参考哈佛大学软体机械手的设计思想,改进内部腔道结构,扩大抓取范围,设计一种可在海底作业新型软体机械手。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1设计的基本内容

确定软体机械手的材料,驱动方式、结构及加工工艺,使用有限元软件对驱动器进行仿真,并完成软体机械手虚拟样机的制作,并尝试完成实物制作。搭建多路气路对软体爬行机器人的驱动器进行同步控制,以完成抓取的实际动作,并对软体机械手的实际性能参数进行试验。

2.2方案设计

2.2.1总体技术方案

由于气动驱动器响应速度快,驱动介质易于获取和控制,适应性强等优点,本软体机械手整体采用气动方案,抓取方式为仿人手的抓取方式。软体机械手主要采用软材料,以提高机器人对环境的顺应能力。

2.2.2驱动器结构方案

驱动器结构上采用现有的气动驱动方案,根据驱动器所需的执行动作设计特定的空腔结构,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改变空腔内的气压来完成动作。

2.2.3气路控制方案

通过搭建多路可控的气路,同时控制多路管道的充吸气状态来配合实现机械手的抓取动作。

3. 参考文献

[1]Rus D , Tolley MT . Design, fabrication and control of soft robots[J]. Nature, 2015,521(7553):467-47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