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共享平台的微信小程序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8 19:59:08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目的和背景 国内大学教材目前都实行一次性的使用模式,由于大学课程较多,大学生每年在购买教材上面都需要花费不少资金,而教材在上完课后往往只能以废纸回收形式低价出,或者直接丢弃。
这些教材价格并不便宜,许多公共课程的教材,像大学英语(精品课)、大学语文等每本价格都在四五十元左右,考虑到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众多,教材一次性使用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重复利用大学教材,尤其是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公共课程教材(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经济压力,还能保护环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此外,现有的重复使用往往是学生的个体自发行为,缺乏统一组织,即使有部分学校有部分学生会组织相关活动,有的因为组织者学业、生活等个人问题,有的因为收益问题逐渐改变成为咖啡馆之类的营业场所,导致个人主导的教材循环使用难度太高。
市场上也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公司对这些书籍进行统一处理。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美国,大多数州负责提供高校学生以及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教材,一本教材可连续多年被不同学生使用。
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有专门从事教材回收的公司以及从事书籍回收循环利用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对教材进行回收、整理、加工及再循环利用。
在澳大利亚,教材是公有财产,学生从小就被要求要爱护教材,不能在书上涂鸦,待学期结束后,学生再将教材完好归还;如不慎将教材损坏,必须要赔偿。
到新一届学生入学,他们拿着教师列出的书目以及自己的借书卡,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期末归还,接着由下一届同学继续借阅。
在英国,教材循环利用实行自觉自愿的原则,但为了节约纸张,降低教学成本,教材再利用也已经成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