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教育投资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0-04-20 13:02:08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和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那么,教育投资是否与城镇化有关联,我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证结合分析,能提出一些促进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的可行性建议。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我了解到国内外研究动态大概如下:

1.2-1国内研究动态:

孙志毅和陈儒(2014)基于 1978 年—2012 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年度数据,运用 VAR 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为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新型城镇化互为双向因果关系,教育投入与新型城镇化为双向因果关系。马孝先(2014)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投入、消费需求、金融深化、空间聚集、人口素质和政府作用等因素对于城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要素投入、人口素质和空间聚集等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促进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并有显著的影响;而政府作用、消费需求和金融深化对城镇化程度也有正向的作用,但目前的数据显示,其影响水平并不显著。赵金华等(2009)认为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地推动了城镇化水平低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但是这一推动作用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却并不显著。曹升元等(2007)对湖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进行了测算,为 0.893,由此推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城市化进程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郭存芝等人(2006)通过对不同国家同一时期和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城市化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关性的考察中发现,城市化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表现出强的正相关性。王朝明、马文武(2014)城乡教育均衡化会放缓城镇化速度,但会提高城镇化质量

其实教育的投资就是人才资本的构建,从这个角度,高文书(2009),黄乾(2009)指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变,人力资本水平高的流动人口获得稳定就业的机会更大,从而有利于农民工进城。林藩(2011)提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影响人口迁移意愿,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城乡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抑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能力,导致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王帅在文章中指出,目前我国高校的格局形成了在城市服务城市的体系,在路途、教育支出等方面制约了农村生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发展县域高等教,在高校与学生距离、教育成本、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阚大学,吕连菊(2014)分城市看,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但在县级市却未表现出现类似影响。胡茂波,史静寰(2014)省域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省际间的差异不同,变动由同步到不同步,省域内差异程度高,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差异各异的特征。

褚宏启(2015)认为完善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教育空间布局,改革教育制度以及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等。通过这些变革,使教育能够主动适应并积极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杜 宇,刘俊昌(2014)考核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效果,研究城镇化的质与量以及核算城镇化率都应该加入就业岗位提供、教育投资占比、公共服务与社保覆盖率等内容。

陈凤英 李杰 朱德全(2014)总结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力求将其内生动力转化为推动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共生发展的“加速器”,将其外在模式打造成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李立国(2013)认为教育战略的关键是打破按户籍划分的城乡二元体制,建立根据常住人口来统筹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是发展和完善城市教育体系,通过城市教育来推进教育现代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