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22 20:37:23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居民消费率却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老龄化问题严重。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既需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因而探索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从而采取适合的政策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首先分析我国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探讨二者的影响途径,然后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城镇居民而言老年抚养比与食品支出、衣着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呈负相关关系,与医疗保健支出和居住支出呈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与衣着支出和文化娱乐支出呈负相关关系,与居住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消费结构;抚养比

Abstract

Because of reform and opening,China's economy has maintained rapid growth for a long time.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has raised but the consumption rate is declin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has changed a lot and the proportion of elderly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need to solv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aging problem and also need to spur domestic demands.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explore how the change of age structure influence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How the change of age structure influence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was discussed from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irst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g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Then, explor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both of them. Finally, use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7 to 2016 of china and fixed-effect model for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derly dependency ratio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food、clothes and family servic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medical and resident. The children's population dependency ratio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clothes and entertainment, and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nsumption of resid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dependency ratio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内容 2

1.3 文献综述 2

第2章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结构 5

2.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5

2.1.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 5

2.1.2 我国人口出生率发展趋势 6

2.1.3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发展趋势 7

2.2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 8

2.2.1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 9

2.2.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 9

第3章 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11

3.1 少儿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途径 11

3.2 劳动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途径 11

3.3 老年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途径 12

第4章 实证分析 13

4.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13

4.2 数据说明 13

4.3 实证分析 14

第5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18

5.1 主要研究结论 18

5.2 政策建议 18

5.2.1 加快制定并实施二胎激励政策 18

5.2.2 调节商品房市场,防止房价继续快速上升 18

5.2.3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 19

5.2.4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19

5.2.5 建立和完善老年劳动者返聘制度 19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后居民消费率开始出现大幅下跌,2004年后居民消费率长期不足40%。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从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投资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投资需求归根到底要受到消费需求的制约,只依靠大规模物质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我国长期高额投资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转变发展模式,促进居民消费,拉动内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 1.1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同时,人口年龄结构的快速变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1982年我国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8%和6.6%,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我国出生率快速下跌,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不断上升,人口红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凸显,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步入老龄化社会。为应对这种情形,我国逐渐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并在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这是我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0-14岁人口开始上升,少儿抚养比从22.1%上升到22.9%。

居民消费不足和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面对的两个问题。而作为消费的主体,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会造成一部分消费需求膨胀而另一部分消费需求萎缩,对不同年龄人口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结构有何影响,影响有多大,从而采取适合的政策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对于提高居民消费率,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其中,消费结构由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这八大类消费支出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用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来表示。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并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描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并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过程和老龄化问题对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加以研究。第三部分描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并探究年龄结构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途径。第四部分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使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2016年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关系。最后基于人口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

1.3 文献综述

Modigliani和Brumberg(1954)[1]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是研究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需求关系的经典理论。该假说认为作为理性人的消费者以实现终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在该假说下消费者的消费取决于其预期的一生的收入,同时消费者会通过储蓄来平滑一生中不同阶段的消费。在收入较低的年轻阶段和老年阶段,消费者的消费会大于储蓄,而在收入较高的中年阶段,消费者的储蓄率会上升,所以当一个社会的老年人和少儿占比上升时,边际消费倾向会上升。

很多学者基于该理论对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Leff(1969) [2]利用74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以全体国家为样本还是分别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的回归都支持了生命周期假说。Erlandsen和Nynoen(2008)[3]使用1968-2004年挪威的季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50-66岁劳动年龄人口考虑到未来退休后的收入变化,平均消费倾向要低于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是储蓄大于消费的净储蓄人口。Curtis(2015)[4]利用1955-2009年中国年储蓄率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法发现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储蓄率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国内很多学者利用中国数据实证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但对这两者的关系持有不同观点。于学军(1996)[5]认为中国老年人口增多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居民储蓄有负面的影响。王德文、蔡眆和张学辉(2004)[6]在leff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中国分省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之间是显著负相关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人口抚养比的增加对居民储蓄率增长有正面的影响。袁志刚和宋铮(2000) [7]构建了跨期迭代模型,结论表明人口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居民增加储蓄。唐东波(2007)[8]利用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储蓄的关系,认为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对居民储蓄有显著的扩张性作用。郝云飞、宋明月和臧旭恒(2017) [9]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家庭财富积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少儿抚养比的上升对储蓄有负向影响,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对城镇家庭储蓄有正向影响,对农村家庭储蓄的影响不显著。

我国学者直接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中进行研究的还较少,主要有王金营、付秀彬(2006)[10]将少儿和老年人口换算为标准消费人来进行消费函数检验分析,得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别是老龄化程度提高会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率的提高的结论。李文星、徐长生(2008)[11]利用1989-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GMM检验,认为中国人口抚养比与居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王霞(2011)[12]利用我国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和付波航、方齐云、宋德勇(2013)[13]利用我国198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都认为少儿抚养比的上升促进居民消费的发展,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制约居民消费的发展。周欢(2016)[14]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少儿抚养比与消费呈负相关,而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

目前在我国研究人口结构与消费关系的文献中,大部分学者关注的都是人口年龄结构对于居民消费总量或者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而较少有涉及消费结构的研究。以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比来衡量的消费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并可以成为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下消费变动规律的依据,因此不仅需要对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总体变动趋势的关系进行分析,也需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各类别消费支出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把握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学者对于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研究文献主要有:

韩孺眉、畅春玲和付春菊(2015)[15]利用2004-2012年沈阳市面板数据探讨新生人口对八大类消费支出的具体影响,他们认为新生人口对居民在医疗保障、教育文化、居住上的消费支出具有拉动效应,而对食品、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通信和其他杂项支出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徐国祥和刘利(2016)[16]采集我国 2003—2012 年的空间面板数据利用一步系统 GMM回归研究了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八大类具体支出的关系,他们发现老龄化抑制了人均食品支出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促进了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张玉周(2016)[17]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关系,得出少儿抚养比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满足基本需求的消费品同方向变动,与其他消费品反方向性变动,而老年抚养比与此相反的结论。乐菡、刘社建(2017)[18]利用我国1995-2015年的数据,采用耦合度模型测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八大类消费支出的关系,发现2001年以后我国的消费结构与人口结构匹配失衡,住房支出大幅度上升。

第2章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现状

2.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2.1.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

人口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可以通过将总人口按年龄分为0-14岁的少儿人口、15-64岁的劳动力人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来表示。本文采用抚养比指标来衡量人口年龄结构,其中,少儿抚养比的计算为0-14岁少儿人口与15-64劳动人口的百分比,老年抚养比的计算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的百分比,总抚养比是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加总。

联合国1956年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中根据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占比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年轻型人口结构中0-14岁人口占比大于40%,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小于4%;老年型年龄结构中0-14岁人口占比小于30%且65岁以上人口占比大于等于7%;成年型人口年龄结构介于老年型和年轻型之间。

图 2-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图2-1可知1982-20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典型的成年型:1990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达到66.74%,2000年达到70.1%,大量的劳动人口带来的人口红利推

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多年来的快速发展15%由人口红利贡献。2000年以后,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仍然在上升,但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并逐年增加,我国人口结构进入老年型。2012年后,14-65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开始下降。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逐渐消失。

从抚养比指标来看,从1982年开始,老年抚养比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尤其是2010年后上升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首要问题。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下少儿抚养比经过长时间的下跌,2011年以后基本保持稳定,并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等原因出现小幅上涨。由2011年的22.1%上升到2016年的22.9%。2011年前,在少儿抚养比下降的拉动下,抚养比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状态。但2011年以后在老年抚养比上升加快和少儿抚养比回升的共同作用下,总抚养比开始上升,且上升速度较快,抚养比的上升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压力。

图 2-2 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1.2 我国人口出生率发展趋势

图 2-3 我国出生率变动趋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出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有较大的波动。根据出生率的高低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1950-1970年的高出生率阶段。我国前两次婴儿潮都出现在这一阶段。第一次婴儿潮是1945年到1961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长期战乱状态,经济得到恢复,加之鼓励生育的政策,大量新生人口出生,1957年最高达到了2138万,但是因为人口基数较少,所以并没有带来人口绝对量的大幅增加。三年自然灾害终结了第一次婴儿潮,但自然灾害后的1962-1970年,我国出现了第二次生育高峰,这段时期人口出生率维持在30‰-40‰之间,新生人口一共约2.6亿人。

第二阶段是1971-1979 年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阶段。为应对人口快速增加带来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党中央开始提倡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被写入宪法。1981年国家计生委成立,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人口出生率快速下跌,由七十年代初的33.43‰下降至 1980 年的 18.21‰。

第三阶段是1980-1990 年的出生率小幅度回升阶段。1986-1990年出现了我国第三次婴儿潮。有学者认为这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现的原因是六十年代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人口正值婚育年龄,但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这一阶段人口出生率仅小幅度回升至1987年的23.33‰。

第四阶段是 1988-2003年的出生率持续下降阶段。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推行,人口出生率从 1987 年的 23. 33‰持续下降至 2005 年 12.4‰。

第五阶段是 2003-2016 年的人口出生率平稳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出生率在12‰上下波动。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2002年双独二胎政策实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此后,2016年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开,“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行,人口出生率开始出现小幅度的回升,2016年人口出生率达到12.95‰。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