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2:50  

1.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随着武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代的农民工数量也逐渐增多,他们在这个城市的生活状况如何,基本权益保障又如何,本文将以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通过网上数据查找,分析了解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市民化进程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武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研究意义: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对维护我国经济建设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工权益,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促进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素质,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农民工的市民化实质上是最终的劳动力迁移,这意味着农民工在居住地与职业身份的双重变化。国外关于劳动力流动和迁移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经济体系,即农村中落后的农业经济和城市中先进的工业经济,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最终趋于平衡。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2)城市发展理论。美国学者诺瑟姆提出了“城市化过程曲线”。诺瑟姆认为城市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即城市水平较低的初期“准备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或停滞的后期“成熟阶段”。

国内学者多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对市民化进行解读。综合文献来看,学者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研究视角多数都是与老一代农民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的。王春光教授初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而后国内学者从两大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分析。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分析。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基本内容:本文将以武汉市为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搜集到的资料,理论联系实践,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因素。本文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介绍及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这部分将从社会外在环境和农民工自身能力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外在环境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子女受教育保障、城市居民认可度等,内在主要包括农民工自身学历水平及市民化意愿;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主要是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目标:预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相关数据的搜查,了解武汉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及其所起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对影响武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