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荷反转载柔红霉素的聚合物前药的研究与表征文献综述
2020-04-14 21:37:58
(一)引言
有各种统计研究数据表明,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且有可能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大致死因素。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此同时,全球人口不断地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状况不断地加剧,癌症给人类带来的负担日益加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更是造成了癌症发病率呈急剧上升的可怕局面。国内外医学界与药学界的相关人士迫切渴望寻找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或者治疗方法以彻底攻克癌症。
(二)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癌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很多,且药物治疗是癌症临床治疗的最重要的方法。然而,由于化疗药物是通过直接干扰细胞的代谢或增殖过程而发挥疗效的,因而缺乏选择性,导致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对增殖旺盛的细胞也会产生较大的杀伤作用,从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因而药物治疗特异性差,对人体的正常组织和器官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多数化疗药物会对人体内的正常组织产生刺激性;某些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和淋巴细胞的分裂;烷化剂常引发恶心呕吐等。此外因化疗过程中癌细胞的生物化学过程改变等原因而产生耐药性甚至交叉耐药性。这些都是导致化疗失败的原因。
为了克服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的缺点,药物研究工作者们一方面积极发更安全有效的新药,同时开发原有的化疗药物新剂型,试图通过新的药物传递系统提高已有化疗药物的疗效的同时降低其毒副作用,由此提出了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新概念,通过纳米给药系统的主动和被动靶向作用,使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浓集,在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的同时减小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毒副作用,为癌症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条前景广阔的全新途径。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一)基本内容介绍
(1)抗肿瘤药物柔红霉素
柔红霉素为第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 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粒细胞白血病均有效,但水溶性差、毒副作用严重等缺陷极大限制其临床应用。为提高柔红霉素溶解性,减少对心脏的毒副作用,聚合物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微球及脂质体等纳米载体的应用得到广泛研究。
(2)高分子前药
前药的概念自从Albert和Harper于20世纪50 年代提出以后,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发展,并且已经成为21世纪药物设计与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前药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靶向性、稳定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改善药物水溶性,促进纳米粒子在体内的长循环等。前药按载体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小分子化合物为载体的前药,简称为小分子前药;一类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载体的前药,简称高分子前药。小分子前药主要改善了药物水溶性或组织、粘膜刺激性等问题,但对于药物靶向性、透膜能力和稳定性等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很难有所改进。高分子前药除了兼具小分子前药的优点外,更有效的弥补了小分子前药的不足,高分子前药可以增加疏水性药物的水溶性,提高其体循环中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改善药物的动力学性质。基于以上优点,高分子前药已成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