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靶向的透明质酸-柔红霉素载药纳米粒的制备与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21:37:38
癌症一直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地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状况不断地加剧,癌症给人类带来的负担日益加重,寻找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或者治疗方法以彻底攻克癌症,是国内外医学界重要的研究目标。
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以及化学药物治疗。为了解决存在的缺陷,一些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给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在众多DDS中,纳米载药系统由于与其他传统的药物传递系统相比,纳米材料具有尺寸优势,靶向特性,表面多功能性,增加传统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以及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等的特点,使其在药物传输方面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一个理想的药物传递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可提高化疗药物的水溶性;(2)可延长药物的体循环时间;(3)可减小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4)载药纳米粒可通过增强的渗透和保留作用(EPR)在肿瘤部位浓集;(5)可在表面修饰可与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靶向分子,从而达到主动靶向的目的;(6)可在肿瘤细胞内快速释放药物。为了实现以上功能,研究工作者们进行了大量有关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其中,由于胶束载药系统具有提高化疗药物的水溶性、延长体内循环时间以及通过增强的渗透和保留作用(EPR)增加化疗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集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1.基本内容-
2.1.1.纳米载药系统
纳米载药系统(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是指采用共价偶联的化学手段或者包埋、吸附等物理方法将小分子药物与天然、合成的载体分子整合在一起,制备形成具有纳米尺寸的药物传递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方向。纳米载药系统具备尺寸优势、靶向特性表面多功能性,能改善传统化疗药物缺陷。研究发现,将纳米技术应用于药物传输而构建的纳米载药系统,不仅能够特异性识别病灶部位,还可实现药物的控制性释放,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有效减少了系统毒性。
-
2.1.2.抗肿瘤药物柔红霉素
柔红霉素(DNR)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 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主要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粒细胞白血病均有效,一般作为第二线药物,即在首选药物耐药时可考虑应用此药。恶性淋巴瘤,可作为交替使用的首先药物。
-
2.1.3.高分子前药
前药的概念自从Albert和Harper于20世纪50 年代提出以后,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发展,并且已经成为21世纪药物设计与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前药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靶向性、稳定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改善药物水溶性,促进纳米粒子在体内的长循环等。前药按载体分子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小分子化合物为载体的前药,简称为小分子前药;一类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载体的前药,简称高分子前药。小分子前药主要改善了药物水溶性或组织、粘膜刺激性等问题,但对于药物靶向性、透膜能力和稳定性等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很难有所改进。高分子前药除了兼具小分子前药的优点外,更有效的弥补了小分子前药的不足,高分子前药可以增加疏水性药物的水溶性,提高其体循环中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改善药物的动力学性质。基于以上优点,高分子前药已成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