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制药工程 > 正文

岛津LCMS-2020上的液质联用条件的分析以及产品性质的认定与杂质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0-06-23 20:43:48  

文 献 综 述

1、高效液相色谱(HPLC)

1、1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因之得名。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

1、2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分子排阻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RPC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反相色谱法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随着柱填料的快速发展,反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应用于某些无机样品或易解离样品的分析。为控制样品在分析过程的解离,常用缓冲液控制流动相的pH值。但需要注意的是,C18和C8使用的pH值通常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范围操作。

1、3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1、高压-压力可达150~300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2、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3、高效-可达5000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4、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