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烃分离膜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18 21:18:05
文 献 综 述
1.前言
传统的烯烃/烷烃的分离工艺一直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高能耗过程,目前各国都在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分离技术,提高分离效率以降低能耗和成本。膜法烯烃/烷烃气体分离是目前气体膜分离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1]。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有机膜,如Ivan Menendez等[1]通过将石炭酸树脂涂敷铝管表面制的的碳膜,对混合气丙烯/丙烷分离系数可以达到11。H.K.Yasuda等[2]利用多孔氧化锆膜和陶瓷膜为基膜,以硝酸银溶液为吸收液,通过银离子与烯烃的络合,进行丙烯/丙烷的分离,丙烯渗透量可以达到3.4cm3/cm2#183;min,分离系数可以达到21. Makot Yoshino等[3]将聚酞亚胺(PI)高温热解形成非对称中空纤维炭膜进行分离丙烯/丙烷丙烯,渗透量26GPU,混合气分离系数可以达到22。Bai S等[4]研究了聚苯醚及其共聚物对丙烯/丙烷混合气体的渗透分离性能,30℃时,测得丙烯的渗透系数为6~9 Barrer,丙烯/丙烷分离因子达3.5~4.25。Ilintch等[5]研究了聚苯醚(PPo)及其共聚物、聚乙烯、聚四氟乙烯、涤纶以及聚硅氧烷等膜材料对丙烯/丙烷混合气体的分离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只有聚苯醚及其共聚物是性能较好的膜分离材料,丙烯/丙烷分离因子达17.8,共聚合能使分离因子提高到68以上,但丙烯的渗透系数大幅下降,其它聚合物膜对丙烯/丙烷的分离因子均低于2,不具备实用性。
与有机聚合物膜相比,无机膜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高温和腐蚀性气体的分离中具有较大优势[7]。
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无二次污染、设备简单易操作、可实现连续分离等优点,因而它成为分离领域中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方法,对传统的反应和分离过程带来了强有力的挑战,在某些领域可以取而代之[8]。膜分离过程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且高度重视,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9,10,]。因此膜分离科学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前沿生产技术[11,12]。
2.FAU分子筛的结构及性能
FAU型沸石分子筛是硅铝六元环型沸石,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β笼,按金刚石晶体结构特征相互连接而成。即基本结构单元是由SiO4、AlO4四面体共享氧原子而构成,中心原子Si或Al与周围的4个O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1]。
FAU型分子筛孔径为0.74nm,具有较大的孔尺寸。在大分子和小分子以及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的分离、渗透汽化和膜反应器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开展 FAU型分子筛及其复合膜的合成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3]。
3. FAU分子筛膜的研究现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