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小麦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4-15 21:47:46
1.目的及意义
1.1目的:检验秸秆还田能够降低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量,提高农田土壤的速效养分物质含量,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使水稻-小麦轮作农田的作物产量比常规处理略有增加。
1.2意义:农田氮、磷等养分物质流向水体,已成为我国水体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总氮、总磷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是造成我国水体污染原因之一,所以农田养分流失及污染水体的问题已经引起许多学者高度重视。
1.3研究现状:随着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零排放,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农村面源污染具有以下特点:(1)来源分散、复杂。来源除了农田径流外,还有农村农户的生活污水排放、村镇地表径流、农村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小型畜禽养殖和池塘水产养殖等造成的污染。(2)污染物排放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受人为因素和降雨的影响。(3)污染物总量大,浓度低。农村面源污染物一般为COD、TN、TP。,TN 浓度一般低于 10 mg/L,TP 浓度一般低于 2 mg/L 。(4)污染物以水为载体,其产流、汇流特征具备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这决定了,用传统的脱氮除磷方法见效慢,效率低。难以在发生之处进行监测、真正的源头难以或无法追踪,治理难度加大。
目前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大多针对局部环节而设计的,技术零散,集成度低。目前有学者提出“4R”理论,即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和生态修复,提出源头减量、过程拦截、循环利用相结合的一体化技术。
研究表明,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以及因地表径流引起的土壤氮磷流失。与传统耕作小区相比, 秸秆覆盖小区随地表径流迁移的氮、磷流失总量分别降低 27.42%和 32.29%, 但秸秆覆盖对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影响却不明显。溶解态氮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 颗粒态磷是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且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比常规处理下降7.7%、8.0%。秸秆还田使水稻成熟期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显著提高,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作物产量比常规处理略有增加。
秸秆还田不仅能够解决由于秸秆大量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可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轻农田对周围水体的污染。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2.1基本内容:采用田间原位径流池的方法,监测分析每次降雨径流水量和水质、灌溉排水水量和水质、田面水和土壤中氮磷含量。处理数据,计算每年流失的氮磷含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的新型活性炭基材料外文翻译资料
- 碳氢化合物储存活动对土壤污染的初步评估:主要场地调查选择外文翻译资料
- 以玉米秸秆为基础的生物质材料为修复石油碳氢化 合物污染土壤的洗涤废水的再生外文翻译资料
- 生物测定知道的长三角工业废水处理厂污泥和相关再利用材料中读毒物的鉴定外文翻译资料
- 循环经济中低排放生态工业园区概念设计的模型框架:以藻类为中心商业联盟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VOCs废气治理工艺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生态工业碳代谢的生态网络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外文翻译资料
- 企业环境评价的组合方法与多准则分析综述外文翻译资料
- 生物质炭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