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厌氧降解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文献综述
2020-04-14 19:59:16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暴发日益频繁。研究表明,我国60%左右的湖泊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其中滇池、太湖、巢湖的富营养化现象尤为严重。常见的水华蓝藻有微囊藻、束丝藻、鱼腥藻、柱孢藻、节球藻、颤藻、念珠藻、和螺旋藻等。研究发现,80%的水华藻类能够产生毒素,危害人体健康,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MCs)是一类出
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由于MC 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无法将其有效的去除。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能够快速的将 MC 降解。目前,微囊藻毒素的微生物降解主要集中在好氧条件的研究,对其厌氧条件下的降解研究甚少。
二、研究目的、意义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致畸,致癌的肝毒素,其中的MC-LR更是在我国频频出现,它产生于水体,而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故MCs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水体中MC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最为经济安全,对环境的影响也最小,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在蓝藻爆发时,死亡的蓝藻会沉入水中并发生裂解,释放藻毒素,因此MCs更容易暴露于缺氧条件。故对于MCs的厌氧降解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好氧降解上,厌氧降解的研究工作相比好氧降解非常的少。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MC也可以发生微生物降解,且在某些条件下MC厌氧降解的速率甚至大于好样降解,说明环境中存在MC厌氧降解菌。然而,目前尚无MC厌氧降解菌分离方面的报导,而MC厌氧降解菌的分离是进行厌氧降解机理研究的前提。也有利于研究厌氧降解的特性和微囊藻毒素的归趋问题,为拓展MCs的降解途径提供新的思路,故MCs的厌氧降解菌的分离是非常重要且紧急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94年jones首次分离出微囊藻毒素降解菌后,国内外对于微囊藻毒素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开始多了起来。各个方向的研究结果渐渐出现。
3.1 MCs降解菌的筛选方法
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提取水华爆发的水体或者沉积物,以微囊藻毒素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富集培养后,挑取单菌落,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另辟蹊径,也成功筛选出了微囊藻毒素降解菌。
有的学者在菌种分离源上进行了改变,分别有1采用蓝藻脱水压滤液、太湖流域食藻性白鲢鱼肠组织液、黄化铜绿微囊藻液为菌种分离源。2在微囊藻毒素的基础上额外添加碳源、氮源或仅以微囊藻毒素作为唯一碳源3采用多种微囊藻毒素的异构体混合作为分离源等方法。
有的学者在微生物来源上进行了改变,分别有利用1水华腐烂蓝藻2腐烂的水华蓝藻上清液3蓝藻堆积点底泥4水体周围植物下底泥5鱼内脏中的微生物等方法。
3.2 MCs降解菌
由于MC是环状结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只有一些特殊微生物菌种具备MC降解能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的新型活性炭基材料外文翻译资料
- 碳氢化合物储存活动对土壤污染的初步评估:主要场地调查选择外文翻译资料
- 以玉米秸秆为基础的生物质材料为修复石油碳氢化 合物污染土壤的洗涤废水的再生外文翻译资料
- 生物测定知道的长三角工业废水处理厂污泥和相关再利用材料中读毒物的鉴定外文翻译资料
- 循环经济中低排放生态工业园区概念设计的模型框架:以藻类为中心商业联盟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VOCs废气治理工艺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生态工业碳代谢的生态网络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外文翻译资料
- 企业环境评价的组合方法与多准则分析综述外文翻译资料
- 生物质炭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