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中的产学研政协同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1 17:35:0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产、学、研、政”是我国从事创新活动的四大主力,也是我国创新能力的实施载体与实现主体。但是近年来,产学研政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协调得不够完善,这使得企业在全球化的创新竞争中处于弱势,只有研究完善这一创新模式,才可以更好的引领我国走上创新的道路。
一、产学研政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1、产学研政协同创新的概念
我国学者陈劲、阳银娟(2012)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 、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1]。
周启海、郑树明和李燕(2010)对产学研政一体化的含义的理解,是指将生产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政府结合成一个整体,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以及开发应用、生产与销售”为一体,充分发挥各方的各自优势,推动”研发与生产,科技与经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和统一的协同合作、制度变革与创新实践过程 [2]。
王丽娅(2002)认为产学研一体化是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联合,是”一种由产业部门主动联系,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技术主题输出方,企业为技术主要输入方,并以发展与拓宽企业的主体技术为合作领域,共同实施一项或多项高新技术开发或生产项目转移,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联合形式”[3]。
2、关于产学研政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型方面
何郁冰(2012)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分析的新框架: 战略协同层面、知识协同层面、组织协同层面,借此来阐明作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如何利用知识和资源在组织间的快速互动、共享与集成,加快提高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协同过程的核心层是”战略#8212;知识#8212;组织”的要素协同,支持层是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制度激励,辅助层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如风险投资) 的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和模式选择受到合作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历史、组织间关系,以及企业吸收能力、创新复杂度和产业环境动荡性的影响,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还在于综合考虑”互补性#8212;差异性”和”成本#8212;效率”的动态均衡[4].
3、产学研政机制
牛盼强、谢富纪、董意凤(2012)提出了一种双螺旋结构模型,从知识角度看,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是一个知识创造源,大学、 科研机构存在一个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再到隐性知识,再到显性知识的不断螺旋上升的知识螺旋体系,同样,企业也存在这样一个知识创造体系。这两个知识螺旋的运行保证了他们自身知识的不断创新和学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