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法学类 > 法学 > 正文

民事诉讼调审分离制度探析开题报告

 2022-01-08 22:42:57  

全文总字数:288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调审合一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之一,而多年的司法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在发挥它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就民事审判调审合一模式存在的弊病,剖析根源,并对这一制度的完善进行研究,提出适合我国诉讼实际的调审分离模式。通过分离调解与审判,可以更好地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化解矛盾,完善法院调解制度,推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传统上的调审合一制度职权主义色彩浓厚,不够重视当事人的意愿。相反的,调审分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职权主义的影响,尊重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是其能够真实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将调解与审判程序分离,调解时法官或者调解员只需要考虑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化解矛盾,而审判时的法官仅需依据事实与法律进行裁判,避免之前的调解对其的过度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调审分离制度对保障调解自愿原则、化解矛盾、明确法官职责、缓解司法压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部分来探析民事诉讼调审分离制度,其中第一部分概述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介绍其概念、性质、功能、地位、价值以及相关历史沿革;第二部分详述我国民事诉讼调解与审判制度的现状与成因,即我国调解制度现在的主要做法以及在主体、程序与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成因;第三部分对调解与审判制度进行比较法分析,首先提出日、美、澳等国家的相关立法司法经验,其次举例我国调审分离试点工作的成效,最后比较分析我国进行调审分离制度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提出构建我国民事诉讼调审分离制度在立法、主体、程序方面的设想。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准备阶段:

1、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3日:确定论文方向,写出大纲。

2、2018年1月4日至2018年1月14日:查阅收集资料,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毕玉谦.民事审判与调解程序保障机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沈志先主编.诉讼调解[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