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23 21:20:40
全文总字数:627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研究目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概念界定的不完整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消费者“知假买假”行为的支持,使得职业打假人能够以消费者维权的名义获取惩罚性赔偿。但这也使得职业打假人一直游离于法律边缘,出现纯粹追求获利甚至敲诈勒索的现象,违背《消法》的立法目的与初衷。而对这一群体进行规制的前提就是认定职业打假人的身份。本文围绕职业打假人是否应当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展开研究,从职业打假人的基本范畴出发,分析该群体身份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反思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据此提出对职业打假人进行法律规制的具体建议。
1.2研究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3.1职业打假人的基本范畴
本部分从消费者、职业打假人和敲诈勒索的定义出发,阐述职业打假人身份认定存在的基础,探讨职业打假人出现的原因,以及认定其身份的必要性。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4.1实施方案
4.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
[1] 钱玉文.消费者概念的法律解析—兼论我国《消法》第2条的修改[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13(2):33-42.
[2] wjacobs; pnstoop; rvanniekerk. fundamental consumer rights under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68 of 2008: a critical overview and analysis [j]. doaj2010 p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