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及危险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12 22:36:59
全文总字数:333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百年以来,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自然气候的变化,导致的温室效应是现在地球气候具有的显著特征。有报告指出,中国的气候状况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一致,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会继续增加。在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的报告中,100年间全球的地表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74℃,到21世纪末,温度有望继续升高。据了解,温度每升高1℃,水稻的产量将会下降大约10%。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高温热害的频率也在不断的增加,还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它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之一。农业作为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强敏感性的领域之一,所遭受的损失也在逐年增强。气候的不断变化也使得农作物对温度、日照、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产生相应的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全球来看,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食,它是亚洲国家的主要农业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农业作物之一,所以水稻的质量与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从人口增长的角度来看,也需要进一步使水稻增产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水稻作为一种亚热带的喜温作物,它的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都具有一定适宜的温度范围,一旦温度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对水稻造成不利的影响,极端温度出现时,更是会对水稻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水稻高温热害一般是指在水稻抽穗结实期,气温超过水稻正常生育温度上限,影响正常开花结实,造成空秕粒率上升而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王强、陈雷等人利用2个供试品种进行38℃的高温处理,研究表明,水稻对高温热害最敏感的时期是抽穗扬花期,在这一时期造成的产量损失会最严重,且如果在抽穗前也有高温持续在3d左右也会有相当严重的产量损失;陶龙兴、滕中华等研究认为,若灌浆期遭遇高温,则会使灌浆速度提高,有效的灌浆期时间会缩短,子粒的充实度降低,从而会影响子粒的重量和质量,即造成水稻的产量下降。
浙江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该地区光照较多,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天气时有发生,而此时正好是水稻的抽穗扬花期,对高温异常敏感,水稻是浙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高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据报道,2003年发生的高温热害,长江流域受害面积达到了3 000 万 hm2,损失的稻谷水量达到了5 000 万 t,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这一次灾害造成当年全国稻谷产量降到了近 20 年来的最低点。因此研究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浙江省近60年历史气象资料,绘制出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图,再通过“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程度早稻高温热害发生频次差异性的分析,进行了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的危险性分析。掌握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提高防灾减灾决策能力,为准确提高预测和评估水稻的产量及实现稳产增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2018年11月前确定好论文方向及题目;
4. 参考文献
1.peng s b,huang j l,john e s,et al. 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 27) : 9971 - 9975.
2.陶龙兴,谈惠娟,王熹,等. 开花和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国稻 6号结实的生理影响. 作物学报,2009( 1) : 110 - 117.[27]滕中华. 灌浆结实期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适应特性与稻米品质形成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