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4调制的测试方案的研究与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18 17:05: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的及意义: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已走向规模化应用,无线通信已经进入了5g 时代,相比4g时代,承载网流量将有 2~3个数量级的提升,光器件带宽提升也越来越困难。为降低光学器件的采用数量、降低对光学器件性能的要求以及在不同应用场合的性能、成本、功耗以及密度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高阶调制格式。多年来,nrz调制一直是非相干光通信的主要技术,但随着速率的提升,如200g/400g,nrz调制在色散影响、光电转换带宽和成本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如在波特率为25gbaud以上的中长距传输时,色散的影响开始显著;又如光电转换带宽在60gbit/s以上时就出现了技术瓶颈,或许要采用新的材料及技术才能突破这个瓶颈;而在成本上,在相同的比特速率的条件下,pam4的波特率只有nrz的一半,大大降低了光器件的带宽要求,从而可以降低光器件成本的理论价值。故在非归零码(nrz)调制方式升级方案中,4级脉幅调制(pam4)是目前呼声最高的高阶调制方式。
pam4信号为4电平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可以显示比传统数字信号更多的逻辑信息,但在pam4信号设计测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则尤为严峻:其一,pam4信号对噪声更敏感,同样的系统噪声,pam4信号约有9.5db的信噪比;其二,在pam4信号有16种切换状态,因此会导致上、下眼图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对称,进一步导致在交叉点处和眼高的中间处测得的眼宽并不一样,眼图的非线性问题也较易发生;其三,pam4信号的虽然降低了信号的符号率,但10db以上的通道损耗还是会使得接收端信号眼图完全闭合,因此,对于pam4信号,发送端的预加重和接收端的信号均衡很重要。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次课题研究和设计的内容基于PAM4调制技术,目标为:1.学习PAM4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2.对PAM4调制的测试方案进行研究与设计;3.尽量选用当前的设备材料规格以及信号制式来进行测试,根据仿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设计的方案提出改进意见,为实际厂商降低研发成本提供可行性帮助。
PAM的英文全称是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 即脉冲幅度调制。PAM4调制方式采用4个不同的信号电平来进行信号传输,每个符号周期可以表示2个bit的逻辑信息(0、1、2、3)。
PAM4的测试系统包括PAM4信号的产生、发射测试、接收测试和分析软件等,测试中使用的仪器包括支持PAM4信号的任意波形发生器、高性能误码测试仪、高性能示波器、预加重器和解码器等。PAM4分析软件需要对BER、眼图的抖动、噪声、电平、线性度、频谱和光功率等进行分析测量。在发射端,PAM4信号可以采用两路相同速率不同幅度的NRZ信号同步叠加产生,通过示波器对PAM4信号的时钟、眼图和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在接收端,通过误码仪和示波器对PAM4信号的误码、眼图和光功率等进行测试。同时,为了提高BER性能,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考虑PAM4信号的均衡、预加重和FEC问题。拟采用的PAM4的光收发系统仿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 |
| |
图1 PAM4的光收发系统仿真结构框图
本次课题拟使用Optisystem及VPI transmissionmaker等仿真软件来进行研究设计与实验测试,通过搭建PAM4系统然后利用仿真软件中的误码仪和示波器来对PAM4信号的BER、眼图和光功率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测试效果,并对测试效果进行分析,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改进测试方案,将误差降低至一定标准以下,并提出最终的改进方案。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pam4技术的理论基础。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5周:熟悉掌握量子通信原理,完成英文资料的翻译,熟悉开发环境。
第6-9周:完成整个通信系统的设计。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jenneweint,simon c,weihs g,et al, quantum cryptography with entangled photons.physicalreview . 2000
[2]buttler w t,hughes r j,kwiat p g,et al, practical free-space quantum-keydistribution over 1 km. physical review. 1998
[3]navleen kaur,, dr. amardeep singh, , sarabpreet singh. enhancement of networksecurity techniques using quantum cryptograph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