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正文

煤粉的挥发特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09 15:35:51  

一、立论依据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或工程应用价值

从20世纪初人类对煤炭的第一次成功在高温高压下液化、1921年发现煤的”流化现象”、”煤间接液化”、”气#8212;固宏观反应”理论的提出发展到20世纪中页的煤发展的黄金时代。煤化学研究成果累累,并且成立了两年一次的煤化学会议来交换科研成果。我国也在成立了关于煤的研究的组织。但是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崛起和限制,煤研究也跟着此起彼伏。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加快了对煤中氮、硫化合物结构特性,以及矿物质及其飞灰、灰渣的研究,强化了对煤作为污染排放源的防治的研究及废物进一步利用的研究。最近十年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燃煤生成的二氧化碳,以及采煤过程中逸出的甲烷问题深受关注,对煤炭利用构成又一次冲击,迫使工业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增加投入,同时对煤炭科研的投人又一次走向低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科技发展计划的基本指导方针,仍然是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加强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勘探和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随着国家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科技投入,以及洁净煤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群体的高度重视,21世纪初将进入一个对煤进行更有效、更洁净利用的时代。

中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3.9%,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煤炭消费大国之一。最近几年能源消费在13.6t标准被上下,其中,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6~74.7,预计到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将在50%以上。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主导地位将难以改变。煤炭的主要用途是发电,但突出的问题是中国煤炭转化为电和热的比较低,并且由于大量的煤炭直接燃烧使用,不进造成能量的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从能源环境看,大量燃煤造成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农村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燃煤释放的SO2占全国SO2排放总量的85%, NOX占60%,烟尘占70%。据1998年中国环境年鉴,1997年我国SO2排放量为2346万t,使我国酸雨区城迅速扩大,已超过国土面积的40%,燃煤排放的温室气体CO2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首要问题,燃煤排出的CO2占耗能排放的CO2总量的85%。据统计,1995年我国排放的CO2量折合成碳为821 M t。占世界的I3.2 %,仅次于美国。据2000年法国报道,要求中国减排CO2量为31.8%。

为此,要使煤炭在新世纪的能源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在结晶利用煤炭上狠下功夫,别无其他选择。煤炭转化成清洁燃料的技术是洁净煤技术中的重要内容,诸如液化、气化、热解技术和地下气化技术等。鉴于我国是一个富煤缺油的国家,煤液化有可能成为解决石油紧缺和建立战略储备的一条重要途径,国内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完成了国内液化用煤的煤种评价、工艺评价等基础性工作,有望在近期开发出适合中国煤质的煤液化工艺,争取在2010年前建成商业规模的煤液化厂。国内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这涉及到关键设备及工程化;煤的预处理技术;高效催化剂开发与制备及回收技术;液体燃料的提质加工及残渣利用技术等。为此针对煤的各方面的重要用途,对煤的研究将更深入,使煤的身家成千上百倍提高,煤炭资源将更加宝贵。

二、文献综述

一、煤粉挥发过程机理

在研究煤粉的燃烧时,必不可少的有煤粉的热解、燃烧和焦炭燃三个阶段,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煤粉的热解即挥发分析出的过程。煤粉挥发分析出的过程对于煤粉燃烧器和气化器的设计、煤反应过程的数学模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研究煤重量的变化、挥发分成分以及挥发分析出时煤的过渡状态等等。

煤的气化是指利用煤或半焦与气化剂进行多相反应产生碳的氧化物、氢、甲烷的过程,主要是固体燃料中的碳与气相中的氧、水蒸气、二氧化碳、氢之间相互作用。也可以说,煤炭气化过程是将煤中无用固体脱除,转化为可作为工业燃料、城市煤气和化工原料气的过程。使用不同的气化剂可制取不同种类的煤气,但主要产物都相同。煤的气化过程可分为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即非均相的气-固反应和均相的气-气反应。由于煤结构很复杂,其中含有碳、氢、氧和硫等多种元素,在讨论基本化学反应时,一般仅考虑煤中主要元素碳和在气化反应钱发生的煤的干馏或热解,即煤的气化过程仅有碳、水蒸气和氧参加。碳与气化剂之间发生一次反应,反应产物再与燃料中的碳或其他气态产物之间发生二次反应。主要反应如下(以下反应均在高温、加压、气化剂条件下进行):

一次反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