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正文

煅烧制度对氧化镁膨胀剂晶体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6-09 22:42:15  

1.引言 我国对MgO混凝土的研究始于对白山和李家峡水电站的观测。

白山和李家峡水电站地处严寒地区,但坝体危害性裂缝却很少,经研究发现所使用的水泥中含有MgO,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补偿了温降引起的收缩。

受此启发,学者们开始了MgO混凝土特性的研究[1,2]。

近20年来,通过对MgO混凝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MgO水泥化学机理、混凝土变形性能、大坝温度应力补偿和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我国近20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成功应用[3-5]。

利用膨胀组分(硫铝酸盐、游离CaO、游离MgO等)在水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补偿水泥基材料的收缩是防止其收缩开裂的有效措施。

与以钙矾石、氢氧化钙作为膨胀源的传统的膨胀剂相比,MgO膨胀剂具有水化需水量少、水化产物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膨胀过程可调控设计的优点,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结构中混凝土收缩补偿的要求。

因此,对氧化镁膨胀剂晶体性能的研究,在解决大型混凝土工程收缩补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884年,法国有许多桥梁建筑物因使用了MgO含量高达16%-30%的水泥,在建成后2年就出现了破坏[6]。

德国Cassel市政大楼也因为水泥中MgO含量(达27%)过高而出现了安定性破坏。

从此,水泥中MgO含量过高导致安定性不良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