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C-S-H基纳米复合物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5-23 16:22:38
文 献 综 述 摘要: 本文简略概述了C-S-H化合物以及纳米材料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混凝土水化特性和宏观性能的影响, 正文: 概述 水泥基材料作为用量最大的胶凝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有制约水泥基材料工程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本征性能、水泥基材料表层质量、水泥基材料增强体与基体的粘接性,以及水泥基材料工程服役性能的评估。
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出现,为传统水泥基材料的改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最近几年研究表明,利用纳米技术提高传统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巨大潜能已经引起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与日俱增的努力来探索其有前途的应用[1]。
纳米改性凝胶是提升胶凝材料性能的根本。
水泥基胶凝材料硬化体中凝胶约占70%以上,若掺加矿粉等辅助胶凝材料,则凝胶的含量更高;低钙或贫钙的硅铝体系胶凝材料中几乎全部为凝胶。
研究表明,尺度范围为纳米的水化凝胶是决定水泥胶凝材料性能的根本,对凝胶结构和性能在纳米尺度的调控优化,以获得高性能的凝胶,是大幅度提升胶凝材料力学和耐久性的必经之路。
尺度为几到100 nm的纳米材料,在胶凝材料中可以发挥超细颗粒特性、化学反应活性以及功能特性,具有优化凝胶结构、调控性能并赋予结构功能特性的作用,十分有助于提升胶凝材料的性能。
适当组成和性能的纳米颗粒,在水泥基胶凝材料水化硬化时可以起到晶种的作用,诱导熟料和矿粉水化,促进二次水化反应,二次水化产物可填充不同粒径颗粒之间的孔隙,最终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有效提高水泥浆体的性能;纳米颗粒还可以吸附C3S水化释放出的Ca2 ,弱化或消除界面处Ca(OH)2的富集和定向排列,增加C-S-H的含量,改善界面性能,提高水泥胶凝材料基体的强度。
1 纳米材料的内涵和特性 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每一种科学技术领域都有潜在而又深远的影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利用污泥和低质粉煤灰制备高强度陶粒外文翻译资料
- 注蒸汽井中硅含量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碳纳米管和二氧化锰纳米粒子修饰的少层石墨烯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高能MnO2纳米线/石墨烯和石墨烯不对称电化学电容器外文翻译资料
- 影响立式辊磨机性能的操作参数外文翻译资料
- 水泥行业立式辊磨机及其性能参数研究进展外文翻译资料
- 立式辊磨机遇滚磨机基于能量的比较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工作在500℃以下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铌和钽共掺杂钙钛矿阴极外文翻译资料
- 层状钙钛矿A位缺陷的理解: 促进质子陶瓷电化学电池水氧化和氧还原的双反应动力学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细菌纤维素/木质素的柔性高石墨化碳气凝胶: 无催化剂合成及其在储能装置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