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链烷醇胺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5-23 16:22:35
一、前言
1.1水泥化学添加剂的发展
水泥化学添加剂剂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工程需将炭黑分散于混凝土,目的是在三车道高速公路上提供不同颜色的车道。最初炭黑容易上升到混凝土表面并形成斑驳外观,磨损迅速;但使用太多炭黑又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美国Dewey amp;Almy(Damp;A,后被W.R.GRACE公司收购)使用分散剂将炭黑均匀的分散于混凝土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发现混凝土强度优于没有掺入任何炭黑的混凝土[1]。他们认为分散剂不仅分散炭黑,同时也作用于水泥,而三乙醇胺抵消了分散剂的缓凝作用[2]。商品名为TDAreg;的化学添加剂被申请专利,名字来源于(Tucker#8217;s Dispersing Aid, 开发商为George Tucker)[3]。
我国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利用肥皂废液[4]、煤[5]、纸浆废液[6]等作为水泥或生料助磨剂,但真正研究从70年代初开始。1995年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一方面国家推进循环经济、提倡”节能减排”,水泥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加上煤电价格高企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水泥生产成本便成为水泥生产企业的第一生存要务,这为水泥助磨剂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供良好契机。大量助磨剂企业应运而生,到2000年前后基本形成一个发展中的新兴产业[7]。1997年,我 国等同采用ASTM C 465标准发布行业标准JC/T 667-1997《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2004年又修订为JC/T 667-2004《水泥助磨剂》[8]。2007年中国水泥协会水泥助磨剂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水泥助磨剂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9]。2011年, GB/T 26748-2011《水泥助磨剂》正式发布,进一步规范了水泥助磨剂的生产、使用及检测方法。
1.2水泥助磨剂在粉磨过程中的作用行为及助磨机理
1.2.1水泥助磨剂在粉磨过程中的作用行为
水泥化学添加剂在粉磨过程中的作用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其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过程,另外则是吸附了化学添加剂的水泥颗粒本身分散性能的变化。前者表现为化学添加剂在水泥物料表面的润湿过程及接触角大小,而后者则可通过对粉磨后水泥粉体本身性质的表征如流动性、休止角、表面能等来表达[10,11]。
1.2.2水泥助磨剂的助磨作用机理
对于水泥助磨剂在粉磨过程中的助磨作用机理,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推论并提出了很多种假说[10],其中经典理论主要有强度削弱理论(Rehbinder)和颗粒分散理论(Mardulier)[12]。
(1)强度削弱理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利用污泥和低质粉煤灰制备高强度陶粒外文翻译资料
- 注蒸汽井中硅含量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 碳纳米管和二氧化锰纳米粒子修饰的少层石墨烯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高能MnO2纳米线/石墨烯和石墨烯不对称电化学电容器外文翻译资料
- 影响立式辊磨机性能的操作参数外文翻译资料
- 水泥行业立式辊磨机及其性能参数研究进展外文翻译资料
- 立式辊磨机遇滚磨机基于能量的比较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工作在500℃以下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铌和钽共掺杂钙钛矿阴极外文翻译资料
- 层状钙钛矿A位缺陷的理解: 促进质子陶瓷电化学电池水氧化和氧还原的双反应动力学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细菌纤维素/木质素的柔性高石墨化碳气凝胶: 无催化剂合成及其在储能装置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