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分子修饰肿瘤靶向金纳米粒子制备文献综述
2020-04-18 20:05:47
2.文献综述 综述了金纳米粒子的功能、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加载药物、输送药物、释放药物、靶向病变部位或癌细胞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
在此基础上,揭示制约金纳米粒子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1)如何实现重现性、规模化、批量生产金纳米粒子;2)其潜在的细胞毒性。
目前,面临的难题是找到新的化学和物理方法使功能化金纳米粒子能有效、安全、稳定地医学诊断和治疗上。
最后,预测了未来研究焦点,即实现金纳米粒子的临床应用性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金纳米材料和生物系统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研究。
首先我介绍了金纳米粒子以及在光照下金纳米粒子溶液的现象,接着研究不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颗粒,比如球状、棒状等,通过仪器观察在近红外区波长处光吸收的情况。
然后通过比较AUNP和AUMPS的优缺点,得出结论AUNPS可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治疗药物具有优势。
然后又对金纳米粒子合成、制备、表征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最主要的是制备,首先取0.01%氯金酸水溶液100ml#160;加热至沸,搅动下准确加入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160;0.7ml,金黄色的氯金酸水溶液在2分钟内变为紫红色,继续煮沸15分钟,冷却后以蒸馏水恢复到原体积,金溶胶颗粒的直径和制备时加入的柠檬酸三钠量是密切相关的,保持其他条件恒定,仅改变加入的柠檬酸三钠量,可制得不同颜色的金溶胶,也就是不同粒径的金溶胶。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温度探头的 500ml平底烧瓶中加入 100ml 2.5#215;10-4 M的HAUCl4溶液,500 rpm磁力搅拌下加热至 99℃,然后向其中一次性加入一定量(视Citra/HAUCl4摩 尔 比 例 而 定 ) 0.189 M ( 质 量 百 分 比 =5%)Na2C6H5O7溶液,保持 99℃至反应完毕后停止加热,搅拌下自然冷却,然后将溶液倒入小瓶中,放入冰箱冷藏,最后用仪器测试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紧接着对生物活性分子的介绍,先对生物活性的合成与制备进行研究,然后再介绍了生物活性分子的特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对O-酰基肟光敏交联剂和丙烯酸丁酯组成的压敏胶一系列光聚合与光降解过程的直接流变学测量外文翻译资料
- 热和紫外线诱导的环氧/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光敏可逆固液转换的可调光聚合物胶粘剂外文翻译资料
- 氢氧化物-催化键中近红外吸收的时间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糖辅助机械力化学剥离技术一步法制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热管理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超高热导率的兼容多功能氮化硼纳米片/聚合物薄膜外文翻译资料
- 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外文翻译资料
- 单轴拉伸聚乙烯/氮化硼纳米复合薄膜金属状热导率外文翻译资料
- 高导热硅弹性体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和低共熔液体金属合金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