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文献综述
2020-06-30 21:51:36
文 献 综 述
1.引言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氧基团的一类高分子预聚物的总称,其优异的性能常常用于灌浆、粘结材料、金属防腐材料以及防火绝缘材料。但环氧树脂只有与固化剂发生开环反应形成交联密度高、呈现三维网状的固化物才能体现出优异的性能[1]。热潜伏性固化剂在室温可稳定储存较长时间,一旦受热便可引发固化反应,使环氧树脂交联形成固化物。液态环氧树脂一般用作浇注料、无溶剂胶粘剂和涂料,固态一般用于粉末涂料和固态成型材料,但是只有固化剂加入后才能实用化。
2.潜伏型固化剂
固化剂和环氧树脂一起影响着材料的流动特性、热性能和电特性。在众多固化剂中首先分为显在型和潜伏型。显在型固化剂即为普通的固化剂;而潜伏型固化剂,则是与环氧树脂以配合的形式在一定温度(25℃)下长期贮存稳定,一旦暴露于热、光、湿气中则容易发生固化反应[2]。选择适当的固化剂与促进剂配合在降低固化温度的同时保证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温度和较长的室温贮存期。
咪唑类固化剂具有用量少、固化活性高、固化物耐化学介质性能、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其固化温度通常在 120℃以下,所得的固化产物具有良好的耐潮湿性和耐热性, 是一种常用的中温固化剂。在它的结构中存在着仲胺和叔胺, 因而它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存在两种机理 :一是仲胺基上的氢同环氧树脂反应生成仲羟基的反应,一是叔胺的阴离子催化环氧树脂进行开环成醚的聚合反应[4,5]。本实验采用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单甲醚合成双酯,再对2-苯基咪唑进行反应改性获得潜伏性固化剂。
3. 环氧固化体系动力学模型
掌握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机制和固化反应规律是固化条件优选、获得良好固化性能的重要前提, 也是工艺方法选取和树脂配方改进的重要依据。目前固化动力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唯象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一些经验性模型方程作为固化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方程,通过数学拟合求取模型参数,进而对固化行为进行模型表达。根据测试条件的不同DSC法可分为:等温DSC法和非等温DSC法。根据拟合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模型拟合法和非模型拟合法(MFK)。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对O-酰基肟光敏交联剂和丙烯酸丁酯组成的压敏胶一系列光聚合与光降解过程的直接流变学测量外文翻译资料
- 热和紫外线诱导的环氧/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光敏可逆固液转换的可调光聚合物胶粘剂外文翻译资料
- 氢氧化物-催化键中近红外吸收的时间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糖辅助机械力化学剥离技术一步法制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热管理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超高热导率的兼容多功能氮化硼纳米片/聚合物薄膜外文翻译资料
- 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外文翻译资料
- 单轴拉伸聚乙烯/氮化硼纳米复合薄膜金属状热导率外文翻译资料
- 高导热硅弹性体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和低共熔液体金属合金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