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化电子引发乙烯基单体共聚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6 19:47:54
一、引言 电子溶剂化过程可用预陷阱理论解释,此理论认为低温液体和玻璃体中,溶剂分子的永久偶极子或诱导偶极子的瞬间定向可以形成许多电子陷阱,陷阱的势能与溶剂分子的规则排列有关。
一般说来,体系中具有最佳溶剂分子排列(势能较低)的陷阱(深阱)的数目比排列较差(势能较高)的陷阱(浅阱)要少,所以大多数热能化电子将陷落在浅阱中。
陷落在浅阱和深阱中的电子都是定域化电子,前者称浅阱电子,与周围溶剂分子间没有达到平衡态构型,是一种亚稳态,有光谱位移的特征,后者称深阱电子,是一种热力学平衡态,电子与周围溶剂分子间已达到平衡态构型,无光谱位移特征。
浅阱电子向深阱电子转变有三种理论解释: 1、重排机理,认为浅阱电子周围的溶剂分子在电子电场影响下进一步重排形成较深的陷阱 2、热激发(电子跳跃)机制,处于浅阱中的电子可被热激发从陷阱中跳出,从浅阱中跃出的电子可被周围的陷阱重新俘获,有时电子要经几次跳跃才能进入深阱 3、隧道效应,隧道模型认为,浅阱电子可经隧道过程通向深阱。
隧道过程的特征是与温度无关。
二、溶剂化电子的发现 在1864年,Weyl.W.发现将碱金属溶于液氨中能得到蓝色溶液,这一意外的发现被认为是人们第一次发现溶剂化电子的存在。
但Weyl并不知道产生蓝色的确定原因,真正确定蓝色是溶剂化电子的贡献时已经是20世纪初了,接着人们对这种液氨中的蓝色溶剂化电子溶液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随着1962年水合电子(水中的溶剂化电子)发现,溶剂化电子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在水合电子之后,由于对溶剂化电子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又相继发现了醚合电子、胺合电子、醇合电子等各种各样的极性溶剂的溶剂化电子。
三、溶剂化电子的生成方法 溶剂化电子的产生方法主要有四种: 1、碱金属与溶剂作用 把少量的碱金属溶人液氨中,液氨立即变为蓝色。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对O-酰基肟光敏交联剂和丙烯酸丁酯组成的压敏胶一系列光聚合与光降解过程的直接流变学测量外文翻译资料
- 热和紫外线诱导的环氧/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光敏可逆固液转换的可调光聚合物胶粘剂外文翻译资料
- 氢氧化物-催化键中近红外吸收的时间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糖辅助机械力化学剥离技术一步法制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热管理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超高热导率的兼容多功能氮化硼纳米片/聚合物薄膜外文翻译资料
- 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外文翻译资料
- 单轴拉伸聚乙烯/氮化硼纳米复合薄膜金属状热导率外文翻译资料
- 高导热硅弹性体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和低共熔液体金属合金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