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和Ce6可控递送系统及其协同抗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
2020-04-22 19:36:12
摘 要
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沉默杀手的CO被发现具有很多医疗方面的应用,尤其是现在关于CO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同的,光动力疗法PDT也一直被很多人看作是代替化疗来治疗癌症以及抗菌的一种不错的选择,所以如果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之后是否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抗菌作用呢,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类蛋白肽类树状大分子三代赖氨酸的合成过程,之后用硬脂酸对其修饰,然后将其制作成纳米胶束,利用纳米胶束的疏水空腔将光敏剂Ce6和CORM—401搭载到一起,之后利用近红外光照射整个胶束体系,利用PDT过程中产生的H2O2氧化一氧化碳配体CORM—401,达到可控释放一氧化碳(CO)的同时也将 PDT和CO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CO Ce6 可控释放 肽类树状大分子
Construction of CO and Ce6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and Its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bstract
The CO, which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silent killer, has been found to have many medical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now that there is more and more research on the antibacterial aspect of CO. Similarly,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has also been seen by many as a good alternative to chemotherapy to treat cancer and antibacterial. So if you combine these two methods, can you still have a good antibacterial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of a three-generation lysine by a protein-like peptide dendrimer. It is then modified with stearic acid and then made into nanomicelles. The photosensitizer Ce6 and CORM-401 are carried together using a hydrophobic cavity of nanomicelles, Then use near-infrared light to illuminate the entire micellar system. The H2O2 oxidized carbon monoxide ligand CORM-401 produced during the PDT process is used to control the release of carbon monoxide (CO) while also combining PDT and CO.
Key words :CO ;Ce6 ;Controlled release; Peptide dendrimer
目 录
摘 要 I
第一章 绪论 1
1.1 人类与细菌 1
1.2 新型抗菌方法 1
1.2.2 PDT光动力疗法 1
1.2.1 一氧化碳抗菌 4
1.3 赖氨酸的医用价值 6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7
第二章 实验部分 8
2.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8
2.1.1 甲酯保护的二代赖氨酸NH2-Lys(G2)-OMe的合成 8
2.1.2 甲酯保护的三代赖氨酸Boc-NH2-Lys(G3)-OMe的合成 8
2.1.3胱胺修饰的硬脂酸分子(SS-SA)的合成 9
2.1.4 阳离子脂质分子NH2-Lys(G3)-SS-SA(NLS)的合成 9
2.1.5 Boc-Lys(G2)-OMe的结构表征 9
2.1.6 NH2Lys(G3)-OMe的结构表征 12
2.2 药物系统的搭载与表征 14
2.2.1 CO释放测试 15
2.2.2 H202释放测试 16
2.2.3 1O2释放的测试 17
2.3 抗菌实验部分 18
2.3.1 实验准备 19
2.3.2 活死菌染色 20
第三章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感谢 23
第一章 绪论
1.1 人类与细菌
全球每年遭受细菌感染情况日趋严重,而且细菌的耐药性给人来带来了很大的威胁[1]。于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向外界公布关于细菌耐药性的数据,其显示在近30%的国家中,有50万人口存在着感染细菌后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耐药性的情况,在这些人口中来自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的都存在一定的比例[2]。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是比较常见的菌种,也是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根据此次卫生组织报告的数据来看,这两种菌成为了常见的耐药菌,此次的报告还指出在世界的各个国家中均存在不同比例的因为血液感染的病患体内,至少会存在一种常见的耐抗生素的细菌,其次一直被全世界广泛应用的青霉素也出现了耐药性的情况[3]。
从以上的报告中不难看出来,目前在全球各地均存在着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情况,而且随着现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大,人口跨地域,贸易跨地域的简单,都非常的有利于细菌的传播,从而使得细菌的耐药性的进化更加容易。
因为细菌的耐药性使得传统的抗生素已经渐渐的失效,所以需要不断的研制新的抗生素,但是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不能够从根本解决问题,所以迫切的需要找寻另外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抗生素进行抗菌。
1.2 新型抗菌方法
面对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升级,如果只是通过不断的发明新的抗生素,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解决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还是会不断的产生耐药性,所以人们对于新型的抗菌的治疗方法的寻找在不断的进行,目前比较新兴的非抗生素抗菌的治疗方法有CO抗菌和PDT这两种方法。
1.2.2 PDT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治疗方法,它发展历史的起点是在三千年前,那时候在亚洲大陆这块土地就有人利用一些含补骨脂素的植物,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涂布在患有白癜风的皮肤上,然后利用太阳光进行照射,使得患病处的黑色素沉着,以去除白癜风,时间转到这个世纪初,一些学者就通过对粗品血卟啉以及一些燃料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有关光动力疗法的重要规律。人们认为对PDT较早的观察始于1900年,一位叫Rabb的学者,在有氧的环境下将草履虫用丫啶橙染色,然后将其与一组没有染色的草履虫,一同放在阳光下照射,发现被染色的那一组会死掉,另一组没有染色的就不会死亡[4]。而光动力作用这一概念是在三年之后,当时有科学家发现,在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中,将伊红作为光敏剂会取的很好的效果。
后来在1924年的时候,人们又发现卟啉类的物质会使得肿瘤组织出现荧光现象,这一发现推动了癌症诊断方法的发展,同时也为光动力诊断癌症奠定了基础,人类第一次观察到Hp对肿瘤组织有杀伤力,是在1942年的时候,Auter和Figgelz将Hp注射入老鼠的身体之内后,发现Hp在肿瘤组织部位的浓度会大于老鼠身体其它部位大的浓度,这个结果为后续的光动力疗法铺垫了很好的开端[5]。从此以后,对于光动力疗法的研究就开始主要转向了应用方法以及作用对象等方面。
相关图片展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对O-酰基肟光敏交联剂和丙烯酸丁酯组成的压敏胶一系列光聚合与光降解过程的直接流变学测量外文翻译资料
- 热和紫外线诱导的环氧/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光敏可逆固液转换的可调光聚合物胶粘剂外文翻译资料
- 氢氧化物-催化键中近红外吸收的时间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糖辅助机械力化学剥离技术一步法制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热管理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超高热导率的兼容多功能氮化硼纳米片/聚合物薄膜外文翻译资料
- 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外文翻译资料
- 单轴拉伸聚乙烯/氮化硼纳米复合薄膜金属状热导率外文翻译资料
- 高导热硅弹性体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和低共熔液体金属合金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