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库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5 15:16:06
1.1研究背景
伴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商,汽车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我国居民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升高,从2005年的4300万辆发展到2017年的3.12亿辆。汽车为人民带来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尾气排放,停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但城市的土地资源总是有限的,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医院,学校,小区等地需要修建地下停车场以便方便车辆的管理与停放。当前许多地方都已经应用了地下车库方案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然而却忽略了对车库的管理,现有的车库缺乏先进可靠地管理系统,极易造成停车资源的浪费。其中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注意:1.停车场内缺乏必要的引导信息,人们找寻车位需花费大量的精力2.停车场因为路径较为逼仄,一旦出入通行收到障碍势必会造成拥堵的情况。3.用户反向寻车的时候缺乏足够的指引信息,在较为复杂的车库空间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4.现有的停车场无法顾及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需要增加含有电动充电桩的车位。
智能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利用率高等优点,可以解决停车位不足和停车难的问题,是缓解当前停车压力大的一个可行方案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应用之后,可以大大减缓人们的出勤、通行压力。进而提高现在的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地下车库的容纳潜力,提高其服务水平,以便是使得人们获得更好的出行、生活体验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车库包含各种技术,例如图像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数字传输技术,自动化技术,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图像分析处理技术等。它更是交通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技术。相对外国,中国起点较晚在技术,理论,经验方面处于劣势,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城市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外之间的差距在日益缩小。在某些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状态。纵观我国智能车库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80年代停车产业酝酿时期 上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汽车数量在我国的逐步增多,停车场成了一项新的建筑设施。一个人,一个板凳一个包,就是当时停车管理的真实写照。二、90年代起步:借鉴国外,发展自身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开始注意到与建筑物配套的停车设施的建设。三、发展稳定阶段:国内自主品牌建立 从1999年开始,在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拉动下,我国的汽车产业摆脱了长达6年的持续低迷时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国内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也大幅增加,再加上国内房地产开发的不断升温,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些车流量大、停放密集的地带,车主在停车场中往往转悠许久也没有找到空车位。此时,停车行业迎来第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机,车位引导系统应市场引导需求而生。四、全面创新时期:视频寻车等新技术涌现 随着城市停车管理需求步伐的加快,一方面,市场需求更加精细,对产品性能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城市为解决停车难问题而大量兴建停车场,数千个车位在缓解了停车难问题的同时带来了新的麻烦——找车难。当“找车难”状况加剧,成为与“停车难”并肩的城市交通难题时,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智能车库系统的诞生,标志着新一代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日趋成熟完善,向智能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国外的智能车库发展则比我国起步早得多,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发展了自己的停车诱导系统。以始建于1971年的德国亚琛市的智能车库为例子,就已经有了成熟的车辆诱导系统,在主干道上就可以显示旁边的车库停车位数量。1991年,德国博施集团成功开发出了PRS2100停车管理系统并在德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商业应用,已经实现了将汽车指向离自己最近的停车位这一功能。
目前,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采取的措施虽不尽相同,但立体化停车是各国都积极采用的措施,尤其是全自动化的智能式停车。比如发展较早较好的有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等。在亚洲,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因地少车多,智能库应用最早、最广,其中日本的技术最为成熟先进。
在日本,智能式停车场已超出了单纯用于停车的功能,智能车库用大型广告牌和顶棚绿化装饰了起来,没有了冰冷机械钢架子的生硬,反而多了一种与城市商业、生态气息相吻合的问道,在一些主要街道,智能车库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发展成了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观赏性和经济开发价值的城市建筑。
韩国智能停车设备的发展历程比较平稳,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起步阶段,90年代为供应使用阶段.现在有停车设备制造企业400多家,主要通过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自我开发,每年车库设备以30%的速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