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交换对PC/PET共混合金相容性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0 16:31:14
1.聚碳酸酯(PC)的简介
1.1聚碳酸酯的历史
人们开展聚碳酸酯的工作已有140年的历史了。早在1881年,K.Birnbaum和C.Lurie就制得了碳酸酯缩合物。1940年美国杜邦公司的Peterson成功地制得了可制成纤维和薄膜的高分子量聚碳酸酯,成为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突破。
1.2聚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
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 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较高的玻璃化温度、杰出的韧性、优良的性价比以及良好的可化学修饰及物理改性的潜力等优点,但由于脂肪类和脂肪-芳香类的聚碳酸酯的机械能力低,故限制了其发展。[1]
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简介
2.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历史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英国J.TT.Whinfield与J.T.Dickon于1941年首先研制成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纤维原料已有53年的历史,英国帝国化学公司(L.c.I)于1946年以涤纶(Teleron)纤维投入生产,继而美国杜邦公司(Dupent)于1948年以”代春纶”(Dacron)纤维投入生产。
2.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构与性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作为一种热塑性聚酯,其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和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因此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单独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经过改性才能发挥其特性。[2]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对O-酰基肟光敏交联剂和丙烯酸丁酯组成的压敏胶一系列光聚合与光降解过程的直接流变学测量外文翻译资料
- 热和紫外线诱导的环氧/环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光敏可逆固液转换的可调光聚合物胶粘剂外文翻译资料
- 氢氧化物-催化键中近红外吸收的时间演化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糖辅助机械力化学剥离技术一步法制备功能化氮化硼纳米片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热管理的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超高热导率的兼容多功能氮化硼纳米片/聚合物薄膜外文翻译资料
- 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油水分离材料用凹土棒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外文翻译资料
- 单轴拉伸聚乙烯/氮化硼纳米复合薄膜金属状热导率外文翻译资料
- 高导热硅弹性体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和低共熔液体金属合金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