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绒漂白技术的研究毕业论文
2022-03-26 17:52:56
论文总字数:14627字
摘 要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对黑鸭毛漂白工艺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工序预处理、氧化漂白、还原漂白等,以及如何减少鸭毛损伤,保护鸭毛蓬松度,柔然度等。本课题主要的研究了预处理、氧化漂白、还原漂白三部过程中助剂、药品的使用量的改变,还有温度、酸碱度、时间等变量对产品的影响。通过优化条件得到一种能够达到羽毛球羽毛要求的鸭毛,这种羽毛白度高,损伤度小。可以有效的提高羽毛球的质量,对于全世界的羽毛制品也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采用不同的活化剂、渗透剂、稳定剂、铁离子等助剂的用量来观察漂白效果的影响是本文主要的实验方法。在本课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各种助剂的具体使用量和使用方法。结果显示活化剂A、渗透剂B、九水合硅酸钠和氯化亚铁的使用提高了渗透力、鸭毛白度和保护鸭毛不受破坏。
关键词:预处理;氧化漂白;还原漂白;助剂;铁离子
Research on feather bleaching technology
Abstract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on black hair bleaching process some process pretreatment, reduction of oxidative bleaching, bleaching, and Duck feather damage reduction, protection of duck feathers fluffy, soft and so on. Specific variable pretreatment time, oxid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bleaching procedure use, pH, temperature and time, reductive bleaching of temperature, time and other variables influence of whiteness and damage to feathers. Finally came up with a wa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adminton feather duck feathers, the feathered white high, small damag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dminton, feather products has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 significance.
Article using different activators in bleaching process, penetrating agents, stabilizers, iron ions, such as selection and quantity of bleaching effect.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filter and find the specific usage of the various additives and method of use. Results show penetrating agent a and b of the activator, stabilizer and Divalent iron using improved penetration, Duck feather whiteness, the protection of duck feathers are not destroyed.
Key words: Pretreatment; Oxidative bleaching;Reductive bleaching;additives;ir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1 羽毛漂白的发展 1
1.2 羽毛漂白的理论基础 2
1.3 过氧化氢漂白的特点 3
1.4 漂白助剂的特点 5
1.5 研究思路及工作 6
第二章 实验部分 9
2.1 实验药品 9
2.2 仪器与设备 10
2.3 实验步骤 11
2.4 正交实验 11
第三章 实验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羽毛漂白的发展
中国制造享誉全世界,目前,全球羽毛球上白羽毛有70%的产地都在中国,少了勤奋努力的中国人,白羽毛的进一步漂白将要受到限制,是实至名归羽毛球白羽毛生产的第一大国。而且由于世界的需求,其制品仍在不断地增长。地域广阔与人口众多带来了丰富的鸡鸭鹅资源,为中国的羽绒羽毛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羽绒制品在国外的市场一直都被视作抢手货,供过于求在短期时间内是不可能出现的。截至2003年我国出口羽绒及羽绒制品的总量已经超过了80亿RMB,寝具最多,仅此一项就达到了73849吨。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氯气的出现实现了工业化漂白蛋白纤维。之后,用液碱吸收氯气尾气形成次氯酸钙,传统织物、麻布的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改革。随着工业革命,过氧乙酸逐渐代替次氯酸钙。30年代以后,双氧水、过氧乙酸、臭氧的发现为氧化漂白剂提供了新的选择。而还原漂白剂则有活性炭、亚硫酸氢钠[1]和过氧化钠等。
84消毒液和氯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向世界,之后实现 了分阶段连续漂白。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二氧化氯漂白提前问世,得到了进一步的进展,新中国成立时出现了五段漂白工艺,利用硫酸盐保护纸浆韧性提高纸浆白度。上世纪70年代使用氧气在碱性溶液中产生脱木素作用;由南非人民的辛勤劳作加上智慧结晶成功面世,之后新技术大大的加快了浓脱氧木素技术,改革开放后新技术氧强化碱抽技术(EO)、无氯化漂白(ECF)得到了世界上大部分人的认可,之后无污染、性价比高的漂白方式逐渐的被发现和发展,TBF、TCF等等。无污水循环利用技术(TEF)也被生产厂家所利用。
1.2羽毛漂白的理论基础
黑鸭毛和白鸭毛的主要差别[2]是蛋白质[3]的辅助基团中是否结合有黑色素,黑色素作为蛋白质的辅助基团广泛地存在于动物体内,主要存在动植物的毛发[4,7]眼睛家禽的蓝羽或者黑羽。黑色素(Eumelanin)分为浅黑素和真黑素[5,6]两种。
灰色、黑色和深棕色的毛发是真黑素的主要存在地,而浅黑素则主要存在于红色、黄色和红棕色毛皮中。通常的认为真黑素的形成关键是TYR在TYR酶[7]催化下氧化形成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再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氧化形成多巴醌[8],多巴醌经过环化进一步氧化成某些中间产物[9],中间产物再经过重排和脱梭基生成DHI,后者再氧化成吲哚-5-6-醌[10]。真黑素就是由这些酪氨酸氧化缩合物聚合形成[5,11]。显色金属离子对黑色素有很强的亲和力[13],自然黑色素中含有钠、钙、铜和镁离子。黑色素中存在大量的络合基团-CH、-COOH,这些基团都可以与金属离子络合[12],形成鳌合环,他的出现是两者间更加牢固。有连接键的黑色素能对过氧化氢有较强的稳定性[13]。用氯化亚铁、硝酸及亚硫酸氢钠等还原剂长时间处理黑色素不会使其受影响;用硫酸亚铁、高氯酸镁和碘酸钾在pH不高于11的范围内氧化色素,黑色素颗粒也不能产生明显的肉眼变化。过氧化氢在碱性溶液中对黑色素的交联键有着较强的破坏力,轻易地使之断裂。事实上随便一个氧化剂都有作用,化学试剂与黑色素颗粒产生反应,慢慢的被除去。在实验中,只要漂白剂产生了作用,角蛋白纤维就会受到破坏。
色素所呈现的颜色是由发色团决定的,黑色素被氧化的内在因素是因为他对氧化剂的稳定性不如角蛋白。事实上,蛋白纤维在有酸碱中容易被破坏和分解,肽键中的二硫键在有酸碱度的漂白剂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遭到破坏。有些靠近羽枝的羽毛绒毛带有小钩,像网一样存在的,本身就很脆弱。一旦进行漂白,完全没有抵挡能力,很容易失去化学性能。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46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