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公众参与开题报告
2022-01-12 22:24:19
全文总字数:715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目的
公众参与作为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从而推动环境法治的根本动力来源,是促进环境得以改善的重要社会资源和力量。长期以来我国将执法看作是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虽然法律法规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但在实践中,由于公民参与环境执法的认识水平不高,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公众参与成了环境执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环境行政执法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环境行政执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公民对待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认为环境保护工作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不是个人能够做好的;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不强,而政府的社会监督能力也不够,使得环境监控不能够有效的进行;行政执法被误解为命令和强制,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执法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能有效的防止环境污染后果的发生;同时公众参与度不够,导致环境执法的难度比较大,环境项目的决策缺乏合理性和人性化。
针对此,如何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度,如何形成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配合以加强基层环境执法的力度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为此,本文将分析国内环境行政执法的公众参与现状,再结合有关国内外的经验,提出提高公众参与度的办法,加强公民与政府的配合,从而改善环境行政执法的效率,有效减少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有关环境行政执法相关概念内容、公众参与相关概念内容,以及公众参与对于环境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现象分析,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公众参与现状,以及分析现状成因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实施方案
本文将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阐述。如下:
(1)文献资料法。
本文主要使用图书馆,学术文献数据库,互联网资料收集了解我国目前环境行政执法的公众参与情况,了解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公众参与的实践,归纳特点及不足,同时搜集国外环境行政执法公众参与的情况,为相关概念的撰写以及论述观点找出理论依据
(2)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主要为最后提出完善建议提供支撑,将美国、日本等国的环境行政执法中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我国目前环境行政执法公众参与的实践相比较,找出差别,通过分析国外实践的合理之处,从政府与公众两个角度为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提出合理构想
二、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时间阶段 | 主要任务 | 预期效果 |
2018年12月28日-201年1月20日 | 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 | 完成文献阅读,撰写任务书 |
2019年1月20日-2019年1月31日 | 进行外文文献翻译 | 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
2019年2月1日-2019年2月15日 | 展开文献综述 | 完成综述,发现研究不足 |
2019年2月15日-2019年2月20日 | 继续查找相关资料 | 根据数据论文资料归纳论述思路及要点 |
2018年2月21日-2018年2月28日 | 整理,撰写开题报告 | 完成开题报告 |
2018年3月1日-2018年3月15日 | 根据论文要点,梳理文章 | 完成论文小结 |
2018年3月15日-2018年3月31日 |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
2018年4月1日-2018年4月10日 | 提交老师审核,根据指导意见进行修改 | 完成一稿修改 |
2018年4月10日-2018年4月19日 | 中期检查,进行二稿修改 | 完成二稿修改 |
2018年4月19日-2018年4月24日 | 进行查重 | 查重合格 |
2018年4月24日-2018年5月4日 | 准备论文答辩 | 完成答辩 |
2018年5月4日-2018年6月3日 | 交由老师审查,并修改 | 完成修改,结束论文 |
4. 参考文献
[1] 焦宇航.环境行政执法的“人性化”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11
[2] 郝瑞平.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基于px系列事件的分析[d].甘肃:甘肃政法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