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正文

近代汉口茶叶贸易的衰落及其原因分析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2:47  

1.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以近代中国为背景,将视角放在汉口,把茶叶贸易视为着眼点,论述茶叶贸易的衰落,目的在于探究近代汉口茶叶贸易衰落的原因。意义在于从近代汉口茶叶贸易的衰落中透析出近代中国中外各方势力在汉口茶叶市场的权利角逐,从经济学视角解读茶叶贸易为何会衰落,让大家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一段历史。也可“以史为鉴”,让这段历史警示后来者,在政策和贸易规则的设定,以及商品产业链的形成中有所反思和改善,进而把我们中国茶叶发扬光大。

近代中国可谓是饱受内忧外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交织使得民族产业步履维艰。茶叶是一种中国本土的农作物,品种繁多,种植条件苛刻,在中国南方有大量的产茶区。饮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17世纪中期,茶叶由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输入欧洲,饮茶之风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英国人尤其对红茶情有独钟。汉口位于中国中部,又是中部贸易中心,汉口茶叶市场成为西方影响汉口的主要通道。

1858年,《天津条约》将汉口列为通商口岸,1861年汉口开埠,外商涌入中国内地,茶叶成为汉口出口的大宗商品。自此之后,汉口茶叶贸易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趋势:首先是从汉口开埠后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汉口茶叶贸易的繁荣期,也是近代华茶贸易走向顶峰的阶段。后来,英国在印度、锡兰等地成功种植了茶叶,19世纪80年代晚期以后便逐渐从汉口茶市中淡出,中国茶叶出口出现了下降。不过汉口茶市还有俄国商人近乎垄断的采购,故将这段时期称为俄国独占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之后,由于政治的因素,汉口茶叶贸易走向萧条。这一时期称为衰落期。(刘礼堂,宋石磊,2016)

对于中国茶叶贸易为何会走向衰落,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袁欣(2005)通过对1868-1936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从外部原因上阐明英美等国的歧视性政策、俄国的社会变革,提到华茶自身也有许多质量问题,比如生产效率低下、包装不善、优劣悬殊等等。张跃,王大中(2016)则是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论证了口岸茶栈和制茶号之间难以形成长期的合作,因而难以获得长期信贷来提升产品质量。而国内的中间商制度也是弊病重重,张跃(2016)认为中间商制度造成了市场强权和利益失衡,抑制了茶叶产业的制度创新、技术进步、资金投资等经济要素的形成,使得近代中国茶业无法转型和升级。刘礼堂、宋时磊(2016)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华茶衰落进行了分析,由于茶业产量、茶业质量、茶业国际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中间商层层代理的制度、样茶—竞价交易制度、茶师检验制度等的形成,造成汉口茶叶外贸畸形发展。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本研究以近代中国为背景,研究汉口茶叶贸易的衰落以及其衰落的原因,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内部原因从政府、商业结构和模式、茶叶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政府层面包括与外国签订的相关条约、本国政府官员进行的措施,商业结构和模式则着重于中间商制度的分析,茶叶质量则关注与由中间商制度导致的茶叶质量问题以及由此汉口方面做出的一些改进措施。本研究力争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分析汉口茶叶贸易的衰落原因。目标为将各类分析汉口茶叶贸易衰落的观点进行一个总结,梳理出一个框架和脉络来,在其中提出本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相关材料进行佐证,对近代汉口茶叶贸易衰落及其原因分析进行一个完善。具体措施是打算收集近代汉口茶叶贸易的相关数据,尤其是1861年汉口开埠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此同时阅读大量史料、文献和论文,有的地方可能还要翻阅当时的一些媒体和人物日记、买办传记来看,如申报等,间接地了解到当时的历史情况。并进行相关的事实论证和举例论证,以丰富观点的证明。

3. 参考文献

[1]张跃,王大中. 近代中国的信贷约束与出口商品质量——以茶叶贸易为例[J]. 财经研究,2016,(11):19-31.

[2]张跃. 市场强权、利益失衡与产业抑制——论中间商制度在近代华茶贸易中的作用[J]. 贵州社会科学,2016,(11):160-168.

[3]胡太平. 政府政策对茶叶经济的影响研究[J]. 福建茶叶,2016,(07):76-77.

[4]刘礼堂,宋时磊. 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J]. 历史研究,2016,(01):61-77 19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